[发明专利]人工植物微染色体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81906.6 | 申请日: | 200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5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E.阿纳尼伊夫;M.A.钱伯林;W.J.戈顿坎姆;S.斯维塔舍;吴成仓 | 申请(专利权)人: | 先锋高级育种国际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82 | 分类号: | C12N15/82;A01H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郭文洁;权陆军 |
地址: | 美国依***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植物 染色体 | ||
1.一种用于制备包含具有功能性着丝粒的人工植物微染色体的转基因玉米植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使至少一个玉米植物细胞与下述混合物接触,所述混合物包含具有相反方向CentC重复序列的、库化的着丝粒特异性的BAC组或单个的BAC克隆;
(b)鉴定来自步骤(a)并包含具有功能性着丝粒的人工植物微染色体的至少一个玉米植物细胞;所述的着丝粒具有至少2个反向CentC串联重复序列阵列;和
(c)使来自步骤(b)的玉米植物细胞再生出能育的玉米植物,其中所述玉米植物包含具有功能性着丝粒的人工植物微染色体。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库化的着丝粒特异性的BAC组包含CentA、CentC、CRM1和CRM2各一。
3.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所述混合物还包含刺激细胞生长的多肽。
4.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所述多肽选自wuschel、babyboom、RepA或Lec1。
5.包含功能性着丝粒的人工植物微染色体,其中所述功能性着丝粒特异性结合着丝粒蛋白C(CENPC),并包含至少2个反向CentC串联重复序列阵列和至少一个拷贝的反转录元件。
6.权利要求5的人工植物微染色体,其中所述的反转录转座元件选自CentA、CRM1和CRM2。
7.包含权利要求5的人工微染色体的玉米植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锋高级育种国际公司,未经先锋高级育种国际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190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