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行车安全距离显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1655.1 | 申请日: | 201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4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陈锡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怡利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0 | 分类号: | B60R1/00;H04N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车 安全 距离 显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车安全距离显示方法,尤指一种具有预防性事先显示及警示行车偏离的行车安全距离显示方法,以及时警知驾驶人行车偏离的情况,进而确保行车的安全。
背景技术
车上配备以安全为第一要务,近年因为影像辨识与无线侦测的技术日益成熟,许多技术已被应用在车辆的安全上,尤其是对前车安全距离的建议,车道偏移警示等功能,因应市场需求蓬勃发展。
目前使用的车道偏移警示系统,大可分两种,一种是以感光器设置于车辆下方位于两前轮附近的位置,当感测到轮子附近的地面颜色起变化,显示单元的显示颜色会由黑变白或变黄,即判断为车辆偏离车道,这种方法成本较低,但易生误动作;另一种是在车辆前方,通常是挡风玻璃内的高处,装置一摄像镜头以摄取车辆前方景象,其中包括有车道线,再利用一影像辨识的方式,淬取出影像中的车道线,并判断该车道线的偏移量,当车道线偏移到预设的位置时,即判断为车道偏离,这种方法成本较高,但误动作的机率较低。
至于前车安全距离警示系统,也分两种,一种是利用高频率的毫米波雷达(30GHZ-300GHZ),或雷射雷达,来执行前车距离判断,其耐候性、距离的表现都较优异,但成本极高,且无法辨识车辆是否在同一车道,或在路边护栏,因而易生误动作;另一种使用影像辨识的方式,通常以固定角度的摄像镜头摄取前方的物体,直行车辆物体的萃取,是经过影像相对于摄像镜头的仰角来换算成距离,其成本较低廉,甚至可与车道偏移警示系统共同使用同一摄像镜头,藉以分摊成本,但耐候性差,例如黑夜、浓雾、大雨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它对前车的判断。
如上所述,使用雷达波的前车安全警示系统,通常是安装在价位高的车辆,部分更与致动系统连动,必要时可启动刹车装置来协助刹车。由于前车安全警示系统成本高,牵涉的部件也多,一般平价车辆无法安装,车主想要在购车后自行加装更加困难。
此外,目前市售前车距离警示系统中,较高阶产品其前车距判断后,可连动车辆煞车与致动系统,并根据该前车距判断可自动调整车速与前车保持适当距离,而较低阶产品有的前车距判断后,会在荧幕上标示前车的车距,这种车距的数据对驾驶者来说,并没直觉上的感受,因此对驾驶人帮助不大,另一种低阶产品是在前车距过短时,才以图像或声音发出警告,驾驶者无法在警告前得到足够信息,来保持安全车距。
传统车道偏移警告装置,当侦测不到车道时,即使车辆偏移车道仍不做警告;同样的前车安全距离警告装置在无法侦测前车时,即使车距过短也不会警告,遇到这些情况,加装这类安全装置,非但不会提升行车安全,反让驾驶者误以为安全而疏忽警惕。
为解决上述传统车用安全系统及警告装置的使用缺陷,业者不断提出各种相关技术的创作,其中如TW公开编号200951892专利案(下称引证案)即为典型的代表(如图1所示),该引证案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1由一摄像镜头12、一扬声器13、一运算单元14、一显示单元15,以及一震动单元16所组成;该扬声器13设于该可携式电子装置11上;该摄像镜头12设于该可携式电子装置11上,撷取一即时路面图像121;该显示单元15设于该可携式电子装置11上,用以显示上述的即时路面图像121;该运算单元14设于该可携式电子装置11内,其具有一图像分析软体141,此图像分析软体141依据上述的即时路面图像121中的路面标志,以判别车辆是否位于车道内,若车辆未位于车道内,该扬声器13发出一警示讯号131以提醒驾驶人车辆已偏离航道;如该可携式电子装置11设定为静音模式时,则藉由该震动单元16的震动,以提醒驾驶人车辆已偏离车道。此外,驾驶人更可利用API系统,以开启该摄像镜头12摄取即时路面讯息,亦可直接开启该可携式电子装置11原设的摄像功能,以获取即时路面图像121,藉以利用即时传输技术将所摄取到的图像传输予该显示单元15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怡利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怡利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16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帘式安全气囊收纳结构
- 下一篇:一种配网抢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