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净化危险废弃物渗滤液的方法及其专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81567.1 | 申请日: | 201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3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蒋平;潘建华;桂忠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平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黄振华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无锡市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化 危险 废弃物 渗滤 方法 及其 专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净化危险废弃物渗滤液的方法及其专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去除危险废弃物渗滤液的方法多采用简单的混凝和沉淀的工艺,具体步骤为在废水中投加PAC(聚合氯化铝)、PAM(阴离子聚丙烯酰胺)使水中的金属离子已沉淀形式去除,但该种工艺存在以下问题和缺点:一是由于该种渗滤液的水质情况复杂,大部分水中含有六价铬离子,通过该种方法不能有效的去除六价铬离子,且六价铬离子具有剧毒性质,对环境危害极大;二是该种渗滤液水质波动较大,在投加絮凝剂的过程中很难掌握药剂的投加量,导致絮凝效果不稳定,出水SS不稳定。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净化危险废弃物渗滤液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净化危险废弃物渗滤液的方法的专用装置。
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体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净化危险废弃物渗滤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废水通入氧化还原槽,向废水中加入硫酸亚铁,调节废水中的六价铬离子浓度,控制在0.45~0.55mg/L,并投加盐酸控制水体pH值在2.5~3,在氧化还原槽内反应20~30分钟,同时在氧化还原槽内设ORP在线仪,使ORP值控制在250mv;
(2)将反应后的水体通入中和反应槽加入氢氧化钠进行反应,控制pH值在8~9反应20~30分钟;
(3)将进行中和反应后的水体通入絮凝槽,投加聚合氯化铝和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每吨废水投加250~350g聚合氯化铝、3~8g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把原水中和后生成的小颗粒沉淀物网捕成大颗粒矾花;
(4)将水体通入沉淀池进行沉降,沉淀时间为30~40分钟,大体积的污泥和残渣通过池底排出,水体通过石英砂过滤器排入清水槽。
上述净化危险废弃物渗滤液的专用装置,包括调节池、氧化还原槽、中和反应槽、絮凝槽和沉淀池,调节池、氧化还原槽、中和反应槽、絮凝槽和沉淀池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氧化还原槽与硫酸亚铁贮药桶、盐酸贮药桶相连,中和反应槽 与氢氧化钠贮药桶相连,絮凝槽与聚合氯化铝贮药桶、阴离子聚丙烯酰胺贮药桶相连;所述沉淀池通过石英砂过滤器连接清水槽。
其中,上述沉淀池内设有斜管沉淀区。
本发明的原理是:将废水中的金属离子特别是+6价铬离子还原为+3价铬离子,进一步在碱性条件下生成这些金属的氢氧化物沉淀,从而排除水体,具体反应式为:
CrO42-+3Fe2++8H+→Cr3++3Fe3++4H2O;
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有益效果: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发明增加了还原六价铬离子的部分,并且通过配置pH在线仪、ORP在线仪并配置了搅拌机,使反应均匀,通过以上配置可使还原反应完全进行,六价铬离子的还原率可达到80%以上,且反应中的监控仪表皆为在线型并和相关投药泵设置联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实现自动化控制,一方面大大简化了操作流程,另一方面也使得药剂投加量更加科学精准,避免了因投加量过多而导致药剂的浪费;另外处理尾端增设石英砂过滤单元,可有效的保证出水SS稳定。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废水通入氧化还原槽,向废水中加入硫酸亚铁,调节废水中的六价铬离子浓度,控制在0.45mg/L,并投加盐酸控制水体pH值在2.5,在氧化还原槽内反应20分钟,同时氧化还原槽内设ORP在线仪,使ORP值控制在250mv,靠继续投加硫酸亚铁在维持;将反应后的水体通入中和反应槽加入氢氧化钠进行反应,控制pH值在8反应20分钟;将进行中和反应后的水体通入絮凝槽,投加聚合氯化铝和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每吨废水投加250g聚合氯化铝、3g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把原水中和后生成的小颗粒沉淀物网捕成大颗粒矾花;最后将水体通入沉淀池进行沉降,沉淀时间为30分钟,大体积的污泥和残渣通过池底排出,水体通过石英砂过滤器排入清水槽。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平,未经蒋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15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交换装置
- 下一篇:平板玻璃在线防发霉覆膜技术及其衍生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