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误差信号对消功能的高效率功率放大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81367.6 | 申请日: | 2013-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9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正维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3F1/02 | 分类号: | H03F1/02;H03F3/2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误差 信号 对消 功能 高效率 功率放大器 | ||
1.一种具有误差信号对消功能的高效率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功分器(1)、驱动放大器(2)、参考信号调节电路(3)、第二功分器(4)、第一末级放大电路(5)、第一耦合器(6)、第一延时器(7)、减法器(8)、误差信号调节电路(9)、末级延时与放大电路(10)和功率合路器(11);
该高效率功率放大器包括参考信号链路、误差提取链路、第一末级放大链路、第二末级放大链路和第一误差信号链路;
参考信号链路中,参考信号调节电路(3)对第一功分器(1)中的一个输出信号进行幅度、相位和时延的调节,并输出到减法器(8)的第一输入端;
第一末级放大链路中,驱动放大器(2)对第一功分器(1)的另一个输出信号进行放大,放大后的信号经第二功分器(4)的第二输出端的输出信号经第一末级放大电路(5)进行放大,并产生失真信号,被放大的信号和失真信号经第一耦合器(6)和第一延时器(7)输出到功率合路器(11)的第一输入端(B8);
第二末级放大链路中,第二功分器(4)的第一输出端的输出信号经末级延时与放大电路(10)进行延时、放大,同时会产生失真信号,被延时放大的信号和失真信号通过末级延时与放大电路(10)的输出端输出到功率合路器(11)的第二输入端(E4);
误差提取链路中,从第一耦合器(6)的耦合端口输出的信号输入到减法器(8)的第二输入端,与输入减法器(8)的第一输入端的信号通过减法器(8)进行相减得到误差信号,并通过减法器(8)的输出端输出;
第一误差信号链路中,减法器(8)的输出端输出的误差信号经误差信号调节电路(9)进行误差信号的幅度和相位的调节,并经末级延时与放大电路(10)输出到功率合路器(11)的第二输入端,输出到该功率合路器(11)的第二输入端的误差信号与第一末级放大链路输出的误差信号幅度相等相位相反,在功率合路器(11)处进行误差信号的抵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误差信号对消功能的高效率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减法器(8)两个输入端的信号时延相等,主信号相位相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误差信号对消功能的高效率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末级延时与放大电路(10)的两个输入端的信号时延相等,输出的误差信号的相位相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误差信号对消功能的高效率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末级放大链路和第二末级放大链路的输出信号的时延相等,输出主信号的相位相同。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误差信号对消功能的高效率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末级延时与放大电路(10)包括第二延时器(12)、第二末级放大电路(13)和第二耦合器(1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误差信号对消功能的高效率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在末级延时与放大电路(10)中,第二延时器(1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末级放大电路(13)的输入端,第二末级放大电路(13)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耦合器(14)的输入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误差信号对消功能的高效率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在末级延时与放大电路(10)中,第二耦合器(14)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末级放大电路(13)的输入端,第二末级放大电路(13)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延时器(12)的输入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误差信号对消功能的高效率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驱动放大器(2)由单独的放大管构成,或者由N个放大管串联或并联构成,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误差信号对消功能的高效率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误差信号调节电路(9)输出的误差信号的幅度是第一末级放大电路(5)和第二末级放大电路(13)中误差信号幅度的和。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误差信号对消功能的高效率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末级放大电路(5)和第二末级放大电路(13)由单独的放大管构成,或者由N个放大管串联或并联构成,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误差信号对消功能的高效率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减法器(8)为独立3dB耦合器、微带线耦合器或腔体合路器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正维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正维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136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硫化钼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无尘黑板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