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强散热及防护能力的自通风电机风罩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81079.0 | 申请日: | 201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8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霍向飞;梁培志;贾晓红;谢承;贾程甲;罗慧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04 | 分类号: | H02K5/04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44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强 散热 防护 能力 通风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通风电机的组成部件,具体为一种增强散热及防护能力的自通风电机风罩。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能源绿色环保汽车,以电能为动力源,通过控制器和牵引电机组成的动力牵引系统驱动汽车行驶。和传统燃油汽车比较起来,具有零排放、无污染、节能、降耗、环保等优点。电动汽车核心是动力驱动系统,包括控制器和牵引电机,电动汽车满载爬坡时要求牵引电机能够输出较大功率与转矩,功率增大导致牵引电机发热严重,严重时可能烧毁电机,为确保电机可靠散热,通常采用自通风结构电机,电机内部转轴上安装有离心风扇,电机转动时,离心风扇带动电机内部空气与外界大气循环,实现了电机内部热量与外界交换,自通风结构电机通常在机座外壳上设计有进出风口,进出风口位于机座外壳两端。
自通风电机主要缺点是防护能力低,电机内部直接和外部大气相通,灰尘、雨水、风沙均能够直接侵袭电机内部绕组、轴承等关键部件,造成电机使用故障率高、可靠性降低;另一个缺点是电机设计完成后通风冷却散热能力已经确定很难改变,电机实际温升过高时影响可靠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自通风电机进出风口防护能力差且电机温升过高时可靠性降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增强散热及防护能力的自通风电机风罩。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增强散热及防护能力的自通风电机风罩,包括设置在电机进出风口的风罩本体,风罩本体包括壳体,壳体的上端设置有中间开孔且与电机外壳配合连接的弧状板,壳体的前后两侧设置有若干其下设有风口的百叶窗式风板,壳体的底部开有漏水孔。
通过在自通风电机进出风口处各增加一个风罩本体,风罩本体上设置的风板能够有效阻止雨水、异物进入电机内部侵袭内部绕组、轴承,壳体前后两侧风板的风口面积之和可以是机座外壳风口面积的几倍关系;漏水孔可以保证一旦少量雨水进入风罩本体后可以流出避免进入电机内部的问题;克服了现有自通风电机进出风口防护能力差且电机温升过高时可靠性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可靠,风罩本体的设置使冷却空气进出方向改变,增大了空气与机壳接触面积,有利于带走更多热量,温升试验时带风罩样机温升比不带风罩样机温升降低20K,而且风罩具有导流作用,使冷却空气和电机进行更充分热交换,提高了冷却效果;同时电机防护能力强、可靠性高、故障率低,由于电机温升降低,可以减少电机有效部分铁心长度,减小体积,减少重量、降低成本,满足用户对电机低地板化、轻量化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弧状板,3-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增强散热及防护能力的自通风电机风罩,包括设置在电机进出风口的风罩本体,风罩本体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上端设置有中间开孔且与电机外壳配合连接的弧状板2,壳体1的前后两侧设置有若干其下设有风口的百叶窗式风板3,壳体1的底部开有漏水孔。
具体实施过程中,壳体1采用钢板焊接或采用钢板折弯制成,风罩本体大小及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10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虚像层级式发光灯具
- 下一篇:一种新型混光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