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80074.6 | 申请日: | 201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0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杨骏;李良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科工深圳(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48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IEC60870-5-101通信规约是我国电力行业标准,被我国大多数电力自动化产品支持,目前,电缆型故障指示器在电力系统当中使用,需要支持该标准协议。
在使用IEC60870-5-101通信规约时,需要根据应用现场情况配置相应参数,部分电力自动化产品配置参数时需要下载配置文件并需要重启通讯终端,这样的话,用户在操作时就比较麻烦,并且操作界面也不友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操作麻烦和界面不友好的缺陷,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且界面友好的通信处理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通信处理方法,所述通信处理方法将通信终端维护端通过串口线或者网络线与通讯终端通信,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自定义维护协议在所述通信终端维护端中配置所述通讯终端中通信规约协议的配置参数;
S2.所述通讯终端通过所述通信规约协议向主站上报遥信变位数据。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配置所述通信规约协议的配置参数具体包括:
S101.所述通信终端维护端下发待请求的通信终端维护端报文;
S102.所述通讯终端通过所述串口线或者网络线接收并解析所述待请求的通信终端维护端报文;
S103.更新所述通讯终端的通信规约协议的配置参数,并将更新后的配置参数存储至所述通讯终端的内存中;
S104.所述通讯终端重新初始化所述配置参数,并向所述通信终端维护端发送应答报文。
优选地,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S201.所述通讯终端检测到所述遥信变位数据;
S202.按照所述通信规约协议的格式对所述遥信变位数据进行组帧;
S203.判断组帧后的遥信变位数据的字节数是否超过预设字节,若是,则执行步骤S204,若否,则转至步骤S205;
S204.所述通讯终端将所述组帧后的遥信变位数据分成多帧发送,并执行步骤S205;
S205.判断预设时间内所发送的遥信变位数据是否超过预设长度,若是,则执行步骤S206,若否,则转至步骤S207;
S206.等待所述通讯终端的中断程序处理上述遥信变位数据,并执行步骤S207;
S207.所述通讯终端将所述遥信变位数据实时发送至主站。
优选地,所述通信规约协议包括IEC60870-5-101协议和IEC60870-5-104协议。
优选地,所述遥信变位数据包括SOE变位数据和COS变位数据。
优选地,所述通讯终端与所述通信终端维护端之间预先约定所述自定义维护协议。
优选地,所述通讯终端为电缆型故障指示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信处理装置,所述通信处理装置中使用通信终端维护端通过串口线或者网络线与通讯终端通信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参数配置模块,用于通过自定义维护协议在所述通信终端维护端中配置所述通讯终端中通信规约协议的配置参数;
数据上报模块,与所述参数配置模块连接,用于所述通讯终端通过所述通信规约协议向主站上报遥信变位数据。
优选地,所述参数配置模块具体包括:
下发单元,用于所述通信终端维护端下发待请求的通信终端维护端报文;
解析单元,与所述下发单元连接,用于所述通讯终端通过所述串口线或者网络线接收并解析所述待请求的通信终端维护端报文;
更新单元,与所述解析单元连接,用于更新所述通讯终端的通信规约协议的配置参数,并将更新后的配置参数存储至所述通讯终端的内存中;
初始化单元,用于与所述更新单元连接,用于所述通讯终端重新初始化所述配置参数,并向所述通信终端维护端发送应答报文。
优选地,所述数据上报模块200具体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所述通讯终端检测所述遥信变位数据;
组帧单元,与所述检测单元连接,按照所述通信规约协议的格式对所述遥信变位数据进行组帧;
第一判断单元,与所述组帧单元连接,用于判断组帧后的遥信变位数据的字节数是否超过预设字节;
分组单元,与所述第一判断单元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的结果为是时所述通讯终端将所述组帧后的遥信变位数据分成多帧发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科工深圳(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航天科工深圳(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00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