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时检测多种黄曲霉毒素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9759.9 | 申请日: | 201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6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杜斌;魏琴;黎荣霞;于海琴;张勇;吴丹;李贺;马洪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48 | 分类号: | G01N27/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2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检测 多种 黄曲霉 毒素 传感器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同时检测多种黄曲霉毒素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一个涂覆一层聚酯薄膜的矩形基片(①)表面上,依次以银浆印刷1个参比电极(②),以导电碳浆印刷5个工作电极(③)、1个对电极(④)、7个电极引出线(⑤)及引出线端部(⑥),并在所有电极及电极引出线端部以外的基片上,以绝缘浆印刷一层绝缘层,并在电极区域形成一个圆形电解池凹槽(⑦),制得五通道丝网印刷电极;
(2)在(1)所述的五通道丝网印刷电极的5个工作电极上,滴涂5 ~ 10μL银纳米粒子—氮掺杂石墨烯—羟丙基壳聚糖构成的导电复合纳米材料溶液;所述导电复合纳米材料溶液,其特征是,将银纳米粒子和氮掺杂石墨烯一定的质量比进行混合超声分散30min,然后加上质量分数1.0%的羟丙基壳聚糖溶液超声混合30min,制成质量比为(1 ~ 5):(8 ~ 12):(1~ 10)的银纳米粒子—氮掺杂石墨烯—羟丙基壳聚糖导电复合纳米材料溶液;
(3)在步骤(2)制得的5个工作电极上分别滴加5 ~ 10μL的黄曲霉毒素B1抗体、黄曲霉毒素B2抗体、黄曲霉毒素G1抗体、黄曲霉毒素G2抗体及总黄曲霉毒素抗体,再以10μL、质量分数为1%的牛血清白蛋白封闭电极上的非特异性活性位点,制得一种同时检测多种黄曲霉毒素传感器,置于4 ℃下保存备用,所述抗体浓度均5 ~ 10 μg/mL。
2.一种同时检测多种黄曲霉毒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2及总黄曲霉毒素的标准溶液分别滴涂到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备的一种同时检测多种黄曲霉毒素传感器对应的工作电极表面上,孵化2 ~ 3 h,然后用pH为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清洗干净,得到修饰好的工作电极;
(2)将参比电极、步骤(1)所述修饰好的工作电极和对电极连接在电化学工作站上,在电解槽中加入5 mmol/L的铁氰化钾溶液,通过循环伏安法检测所述修饰好的工作电极的电流响应;
(3)根据所得电流响应与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和黄曲霉毒素G2(简称4种黄曲霉毒素)及总黄曲霉毒素的标准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绘制工作曲线;
(4)用待测样品代替4种黄曲霉毒素及总黄曲霉毒素的标准溶液,按照所述4种黄曲霉毒素及总黄曲霉毒素工作曲线的绘制方法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对照所绘制的4种黄曲霉毒素及总黄曲霉毒素工作曲线,计算出样品中4种黄曲霉毒素及总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975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勾片粘扣带的制造设备及塑料勾片粘扣带
- 下一篇:一种扇面造型皮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