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力计全自动标定的预压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79742.3 | 申请日: | 2013-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1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董雪静;李小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泰和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7/06 | 分类号: | E21B47/06 |
| 代理公司: | 襄阳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7 | 代理人: | 严崇姚 |
| 地址: | 441057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计 全自动 标定 预压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压力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油田压力计全自动标定的预压机构。
背景技术
压力计在交付生产使用前,都必须使用专门的仪器设备对其压力进行标定(检验),判断其在额定压力和温度下的精度和密封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目前,标定方式主要有手动及全自动二种方式。手动方式是人工操作来完成一系列工作;全自动方式是靠一套自动仪器按照软件的设计来自动完成一系列工作,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所以其效率和精度都比手动方式大为提高。现有油田压力计全自动标定的预压机构,包括预压缸及设置在预压缸上的进油口单向阀和出油口单向阀、与预压缸活塞连接的杠杆、滑轴、电机、转盘,电机转动通过杠杆、滑轴带动活塞上下移动,使进油口单向阀和出油口单向阀的交替关闭和开启,实现吸油过程及排油过程。由于杠杆的一端与机架铰接,杠杆的另一端直接铰接在转盘上,因而当活塞随着转盘向上缓慢运动时,不能在预压缸产生足够负压,出油口单向阀不能可靠关闭,当压力管路中压力较大时,使预压缸活塞杆与机架的连接部位承受较大的压力,常导致机架台面损坏。于是人们在预压缸活塞杆在机架的连接台面加厚钢板,虽然延长了机架台面损坏的周期,但仍易造成机架台面变形,影响压力计的全自动标定的准确性。另外,预压过程中,由于预压泵的活塞上下是很缓慢的匀速运动,致使吸油过程中出油口单向阀不能完全关闭,吸油口单向阀不能完全开启,导致吸油和排油不充分,甚至导致预压失败,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提高吸油和压油的工作效率、可提高工作可靠性、便于实现自动控制的压力计全自动标定的预压机构。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压力计全自动标定的预压机构,包括机架、预压缸及设置在预压缸上的进油口单向阀和出油口单向阀、经滑轴与预压缸活塞杆连接的杠杆、电机、转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盘上设有压轮,该压轮与杠杆配合;在所述预压缸的活塞杆上套有弹簧。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杠杆上设有与压轮配合的压块。
本发明由于在现有压力计全自动标定预压机构的基础上,在转盘上设有压轮,使压轮与杠杆配合,在预压缸的活塞上套有弹簧,因而,当电机转动带动压轮接触并下压杠杆,带动滑轴向下移动推动预压泵活塞下移,使进油口单向阀关闭,出油口单向阀开启,完成加油过程;当压轮转动到最低点时,压轮与杠杆脱离,预压缸活塞杆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快速复位移动,使预压缸内部快速形成负压腔,进油单向阀可靠开启,出油单向阀可靠关闭,完成一个吸油过程;此后压力管路中的压力变化将不会作用到活塞杆上,确保预压缸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发明的技术关键点一是在于在杠杆上增加了压块,压轮与杠杆之间采用非硬链接的下压过程接触,上提过程安全分离;二是在预压缸活塞杆上增加弹簧,从而构成非对称的下压上提周期,快速的上提过程使预压缸内部快速形成负压腔,单向阀及开启和关闭迅速并可靠。本发明具有可提高吸油和压油的工作效率、可提高工作可靠性、便于实现自动控制的特点。本发明主要用于油田压力计全自动标定的预压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图2所示。机架、预压缸9及设置在预压缸上的进油口单向阀8和出油口单向阀10、与预压缸活塞连接的杠杆4、滑轴5、电机1及转盘2与现有预压机构中的对应相同。其中,杠杆4包括铰接的长杠杆和短杠杆,短杠杆端部铰接在机架的连接座上。预压缸9固定在机架上。滑轴座固定在机架上,预压缸活塞杆6与滑轴5连接,滑轴5穿过滑轴座,滑轴5上端设有滑槽,杠杆4通过螺杆连接在该滑槽内。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增加了压轮3、压块11和 弹簧7。压轮3固定在转盘2,压块11固定在杠杆4上,压轮3与压块11相配合。弹簧7套装在预压缸活塞杆6上。
工作原理如下:
1、电机1带动转盘2转动,转盘上的压轮3压动杠杆4下移,带动滑轴5向下移动推动预压泵活塞下移,使进油口单向阀8关闭,出油口单向阀10开启,完成加油过程。
2、当压轮3转动到最低点时,压轮3与杠杆4脱离。预压缸活塞杆6在弹簧7的作用下向上快速复位移动,造成预压缸9内部快速形成负压腔,单向阀8开启,单向阀10关闭,完成一个吸油过程。
3、此后压力管路中的压力变化将不会作用到活塞杆6上,确保预压缸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泰和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泰和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97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