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虫大柱头三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9707.1 | 申请日: | 201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5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章清杞;郑植;陈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虫大 柱头 不育 选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抗虫大柱头三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属于水稻抗虫育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稻是中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中国水稻的总产量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40%以上,水稻的丰收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水稻病虫害暴发频繁,危害严重,且抗性发展快,病虫害造成的减产现象严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分析预测,2012年水稻病虫害预计发生面积15亿亩次,其中,虫害以稻飞虱、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为主,全国大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0.4亿亩次,且抗性发展较快,化学防治的难度加大,部分地区出现因虫害而大面积减产的现象。水稻二化螟、稻飞虱是为害水稻最严重的害虫,分布在我国南方、北方各稻区。虽然利用农药进行虫害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喷洒农药不仅造成严重的粮食污染和环境污染,还增加了种粮投入,加大农民负担。众所周知,防治水稻虫害最为有效、经济和环保的办法是选育抗虫品种。近年来,我国也选育出一些抗虫水稻新品种,但多为单抗品种,即只对某一种虫害有抗性,同时具备几种虫害抗性的品种很少。特别是目前生产上推广应用的三系杂交稻的不育系,抗虫性差,导致其组配的杂交稻组合的抗虫性无法提高。杂交水稻制种是利用父本的花粉散落到不育系颖花的柱头(雌蕊)上使之授精结实,不育系的柱头如露在颖花的外面(柱头外露)则有利于父本授粉,因而柱头外露率高的不育系其制种产量也高。具有大柱头的不育系其柱头较易外露,柱头外露率高,繁殖制种产量也比普通小柱头不育系高。然而,至今为止人们对水稻大柱头不育系的研究很少,特别是抗虫大柱头不育系,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虫大柱头三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该方法选育的不育系可提高其配组的三系杂交稻的抗虫性和制种产量。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以抗二化螟水稻品种为亲本P1,以抗稻飞虱水稻品种为亲本P2,分别与大柱头亲本P3作杂交P1/P3和P2/P3,分别种植P1/P3的杂种F1代:F1-1和P2/P3的杂种F1代:F1-2;
2)在F1 -1和F1-2开花期,作杂交组合F1-1/F1-2,种子成熟后混合收种,种植杂交组合F1-1/F1-2的杂种F1代,成熟期混收,获得杂种F2代种子;
3)种植2)所得杂种F2代种子,群体在2000株以上,在苗期对稻飞虱抗性进行鉴定,选高抗稻飞虱的稻苗插植,在分蘖期对二化螟抗性进行鉴定,去除有虫害的稻株,留下无虫害的稻株,在其开花期进行颖花柱头大小的筛选,去除颖花柱头表现正常大小的稻株,保留大柱头的稻株,成熟期单株收种得F3代种子;
4)株系种植经过3)筛选保留下来的F3代,在苗期对稻飞虱抗性进行鉴定,选高抗稻飞虱的稻苗插植,在分蘖期对二化螟抗性进行鉴定,去除感虫的稻株,留下高抗二化螟的稻株,在其开花期进行颖花柱头大小的筛选,选颖花柱头表现大柱头且农艺性状优异的单株10株作父本分别与三系保持系B杂交,得10个杂交F1;
5)种植4)所得10个杂交F1,以三系保持系B为轮回亲本,分别与10个杂交F1回交,得10个回交BC1F1;
6)种植5)所得10个回交BC1F1,在苗期对稻飞虱抗性进行鉴定,选高抗稻飞虱的稻苗插植,在分蘖期对二化螟抗性进行鉴定,去除感虫的稻株,留下高抗二化螟的稻株,在其开花期进行颖花柱头大小的筛选,选大柱头且农艺性状优异的单株10株继续与轮回亲本回交得10个BC2F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97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