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砂层地质中的抗浮锚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79696.7 | 申请日: | 2013-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2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邓先勇;刘松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02D5/46;E02D31/12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 地址: | 550001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砂层 地质 中的 抗浮锚杆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砂层地质中的抗浮锚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工程地下结构底板或承台的抗浮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及大中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对高层建筑和地下空间的建设需求越来越大,地下室平面尺寸远远大于地上主体面积,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基坑开挖深度越来越大,基础的埋深不断增加,在地下水位丰富的城市,尤其像广州、上海、深圳等沿海城市,地下室水位很高,岩层多为砂层,而地下室对埋置于土体中的结构会产生上浮力,如果结构的自重小于上浮力,则会在上浮力的作用下发生构筑物底板拱起、开裂甚至是整个结构发生上浮现象,使得结构破坏,从而影响使用,因而抗浮锚杆的施工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在工程中。由于高层建筑基础较深,地下水位较高,在富含地下水地质条件下的抗浮锚杆施工,存在着保证注浆质量及节点处的防水处理等施工难题。在传统砂层地质抗浮锚杆施工工艺,泥浆护壁成孔及套管成孔工工艺,易造成坍孔及无现有大直径套管成孔设备,质量无法保障,且其施工成本较高、效率、环保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施工效率高的砂层地质中的抗浮锚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可以大大提高了锚杆施工质量,也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而且降低了成本。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这样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砂层地质中的抗浮锚杆结构,包括砂层地质,该砂层地质位于强风化岩层之上,位于建筑的底板基础之下,其中在该砂层地质中设有水泥搅拌桩,在水泥搅拌桩中设有机械孔,在机械孔中设有一根以上纵向插入该机械孔中的锚杆钢筋,在机械孔的孔口设有可向该机械孔中注浆以加固所述锚杆钢筋的注浆管。
进一步的,在机械孔中还设有成排横向布置的用于锚杆钢筋深度定位的锚杆定位筋。
更进一步的,锚杆钢筋在所述机械孔的孔口设置弯折结构。
更进一步的,水泥搅拌桩的深度至强风化岩层上面。
更进一步的,机械孔伸入至所述强风化岩层中。
更进一步的,在砂层地质与建筑的底板基础之间设有垫层。
这种砂层地质中的抗浮锚杆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砂层地质中施工水泥搅拌桩,搅拌桩完成深度至强风化岩层面时止;
2)、在所述水泥搅拌桩中使用钻孔机械形成机械孔,机械孔深入强风化岩层中;
3)吊装锚杆钢筋和注浆管,对孔内注入水泥浆。
由于本发明可以根据锚杆的位置,先进行水泥搅拌桩的施工。使砂质土层得到固化,改良了土体,土层的强度得到提高;在水泥搅拌桩心进行成孔;制作锚杆钢筋,放入成孔内,注入水泥浆液。水泥浆液与水泥搅拌土结合体使得凝聚力和内摩擦角增加,达到了增大锚杆抗拨力的效果。
由于采用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解决了地下结构砂层地质中施工过程中,易造成坍孔及无现有大直径套管成孔设备,质量无法保障,且其施工成本较高、效率、环保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并解决了对地下结构整体及节点处防渗漏隐患。以往常规泥浆护壁钻孔试验出现严重塌方,无法施工,采用套管钻进因钻孔直径要求较大时,比如220mm,套管需采用 240mm以上,而现有设备目前只能用Φ168mm套管,而达不到设计孔径,因此上述两种工艺无法满足设计孔径要求。
通过技术人员探讨和多方专家咨询,同时进行经济、工期对比,选用水泥搅拌桩工艺,先将砂层固化,在从固化好的搅拌桩内通过水循环方法钻至设计深度,以达到设计要求,搅拌桩固化砂层工艺,既提高了砂层的摩阻力,又防止了砂层塌方,既节约了成本,有提高了施工速度,满足工期要求,确保了工程质量。
因此,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仅具有施工方便、施工效率高、有效防止坍孔的优点,而且还具有节约成本、工程质量好的优点,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水泥搅拌桩,2-机械孔,3-砂层地质,4-垫层,5-锚杆钢筋,6-注浆管,7-强风化岩层,8-定位筋,9-底板基础,10-砂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96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下水器
- 下一篇:一种大水域蓝藻导流富集的方法与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