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位分子印迹修饰电极对多环芳烃的光电化学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9338.6 | 申请日: | 201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5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梅川;路冰洁;赵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G01N27/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位 分子 印迹 修饰 电极 芳烃 光电 化学分析 方法 | ||
1.一种原位分子印迹修饰电极对多环芳烃的光电化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 TiO2 NTs电极的制备:
以钛片作为基底,将纯钛片依次用80#,320#和500#砂纸打磨后使用金相砂纸对其表面进行抛光,使其表面平滑,接着在蒸馏水和丙酮中分别超声清洗15~20min,再用二次蒸馏水冲洗干净;然后将钛片在1:1稀释的浓盐酸中水浴微沸刻蚀10~15min,再在室温下以钛片作为阳极,Pt片电极作为阴极,维持电极间距1cm,在含有3~5wt%HF的水溶液中磁力搅拌下,恒电位20~30V阳极预氧化1h;将钛片取出,冲洗干净并常温干燥后,置于含有0.25wt%NH4F,1wt%H2O的乙二醇溶液中磁力搅拌下恒电位20~30V阳极氧化2~3h,即在Ti基底上刻蚀成TiO2纳米管;取出刻蚀有TiO2纳米管的Ti基底用二次蒸馏水超声清洗并干燥后,置于管式炉中在氧气气氛中450~500℃热处理3~5h,制备得到Ti基底上稳定生长的TiO2纳米管;即为TiO2 NTs;
(2)制备工作电极:采用晶种诱导-水热合成的方法,首先用溶胶-凝胶的方法将一定浓度的Zn(CH3COO)2乙醇溶液旋涂在步骤(1)得到的TiO2 NTs基底表面,每次先以100~300rpm的转速旋转3s,再以3000rpm旋转10~20s,共重复8~10次;然后在马弗炉中,正面向上,350~400℃热解0.5~1h,获得ZnO晶种层;然后将基体正面向下放置在特氟龙内衬的高压反应釜内,浸入成分为0.02mol L-1 Zn(NO3)2、0.02mol L-1 (CH2)6N4和0.4~1mmol L-1印迹分子的前躯体溶液中,80~90℃下反应3~7h;取出电极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并常温干燥,在磁力搅拌下分别用乙醇和丙酮交替清洗电极并如此重复3次以去除印迹分子,常温干燥后得到原位PAHs分子印迹的ZnO NRsTiO2NTs电极;
(3)选用不同种类的PAHs作为检测对象,将配制的一系列不同浓度的PAHs的0.1M Na2SO4标准溶液依次分别加入到电解池中作为电解液,以所制备的分子印迹的ZnO NRsTiO2 NTs电极为工作电极,搅拌10分钟后,静置;采用i-t曲线的方法,在紫外光照射下,施加偏压0.6V,测定光电流,根据光电流与标准溶液浓度的线性关系绘制工作曲线,每次测定后将电解池中的工作电极在乙醇和丙酮中交替搅拌洗涤3次,去除吸附的印迹分子,实现电极表面的再生和更新。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AHs为常以气态共存的多环芳烃萘和芘,分别具有两个芳香环和四个芳香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933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便捷式清洁擦
- 下一篇:一种家用吸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