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截面管件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9325.9 | 申请日: | 201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3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方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海陆重型锻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1C37/16;C21D8/10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9 | 代理人: | 孙高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杨舍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截面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变截面管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变截面管件在容器领域的应用较多,其结构是包括管体,管体的一端端面为圆形,另一端的端面为椭圆形,且圆形端面和椭圆形端面之间圆滑过渡,这类变截面管件大都作为斜插管来使用,即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将变截面管件椭圆形端面斜切掉一块,然后将变截面管件切掉一块的那段焊接到圆柱形简体的外壁上,且保证变截面管件的中心轴线与圆柱形筒体的中心轴线倾斜。由于该类变截面管件的工艺要求较高,而现有的制造方法只能满足小型的变截面管件的工艺要求,一旦变截面管件的尺寸变大,例如壁厚204mm,内孔直径1650mm,长度4060mm。现有的制造方法加工出的变截面管件就会出现内部塌陷、整体扭曲、表面有裂纹,虽然可以继续使用,但是使用寿命明显缩短,而且变截面管件跟其他零件之间是焊接的,那么如果更换的话势必很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变截面管件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可以压制出尺寸较大的变截面管件,且产品质量很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变截面管件的制造方法,管坯下料→加热→模具挤压→热处理→检查外形和修整打磨→粗加工→探伤→调质→精车→检查→交换,其中模具挤压中采用上模和下模,管坯放在下模中后,上模对管坯施加一个向下的力,使得管坯在上模和下模之间受到挤压直至形成变截面管件,上模和下模合在一起时两者之间所形成的腔体与变截面管件的外形尺寸相当。
所述管坯在150℃以下进炉加热,以≤100℃/小时的升温速率加热至700±10℃时保温100分钟,然后冷却至≥350℃。
所述挤压成形后的变截面管件的热处理工艺为:先将变截面管件加热至200±5℃,并保温60分钟,然后以≤50℃/小时的升温速率加热至450±5℃时保温40分钟,再空冷至室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上述制造方法,生产出的变截面管件内部不产生塌陷,长度无变化,不扭曲,表面光洁没有折叠、裂纹和其他锻造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变截面管件的制造方法中加热的曲线图;
图2是本发明变截面管件的制造方法热处理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变截面管件的制造方法,管坯下料→加热→模具挤压→热处理→检查外形和修整打磨→粗加工→探伤→调质→精车→检查→交换,其中模具挤压中采用上模和下模,管坯放在下模中后,上模对管坯施加一个向下的力,使得管坯在上模和下模之间受到挤压直至形成变截面管件,上模和下模合在一起时两者之间所形成的腔体与变截面管件的外形尺寸相当。
如图1所示,所述管坯在150℃以下进炉加热,以≤100℃/小时的升温速率加热至700±10℃时保温100分钟,然后冷却至≥350℃。
如图2所示,所述挤压成形后的变截面管件的热处理工艺为:先将变截面管件加热至200±5℃,并保温60分钟,然后以≤50℃/小时的升温速率加热至450±5℃时保温40分钟,再空冷至室温。
例如壁厚204mm,内孔直径1650mm,长度4060mm的管坯加热后送至液压机模具中,通过液压机上、下滑块带动T型槽的连接板带动整体铸造的挤压模具使得管坯整体在模具型腔内成形,管件的外壁与上模、下模封闭贴合,管件中间内部同一位置上的截面只发生平面形状变化而面积不变,从而解决了在同一管件上从一个圆形截面向一个椭圆截面过渡的变形过程,挤压成形后的变截面管件的壁厚均匀,管件内部不产生塌陷,总长不发生变化,不扭曲,表面光洁没有折叠、裂纹和其它锻造缺陷。上述加热和热处理工艺能进一步提高变截面管件的性能、质量和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海陆重型锻压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海陆重型锻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93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窗台专用护角
- 下一篇:门窗下框抗风压组合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