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气分析装置及探测单元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9211.4 | 申请日: | 201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6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青木伸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金光军;金玉兰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气 分析 装置 探测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于例如与船舶用内燃机及锅炉、废弃物燃烧炉、工业用炉等相关的燃烧装置的排气管而用于分析流经该排气管的废气中含有的氧及氮氧化物等特定成分的废气分析装置及用于该废气分析装置的探测单元。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废气分析装置,已知有如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通过直接插入排气管内进行安装的探测单元对废气取样的同时检测出该废气中的特定成分的装置。
具体而言,该探测单元具有呈筒状的套筒、收容于该套筒内部而检测所述废气的特定成分的气体传感器。并且,现有技术下的气体传感器于所述套筒的前端面的多处以螺丝拧紧而固定(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的0040段等)。
然而,由于在例如船舶的排气管(烟囱)等当中未必能够确保合适的作业环境,因此例如在更换传感器等时候会有装卸属较小部件的螺丝而且是多个属较小部件的螺丝的作业变得极为繁杂且困难的情况。具体而言,容易发生螺丝脱落或螺丝头损坏等情况。
而且,由于还存在例如相关船舶的废气中富含煤烟且处于500℃以上高温的情况,也存在螺丝头上沾染煤烟或螺丝被烧粘于套筒的情况,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作业困难性将进一步增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765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相关问题而做出的,其主要的目标课题为提供一种在初期的组装及安装时以及在维修等过程中更换气体传感器时等情况下均可确保满意的作业性的废气分析装置。
即,根据本发明的废气分析装置是一种插入于排气管而对流经该排气管的废气进行取样并分析特定的气体成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检测所述废气中的特定成分的气体传感器以及将所述气体传感器收容于内部的套筒,其中,所述套筒由主体及可通过螺接于该主体而进行安装的帽状部件所构成,并构成为通过将所述帽状部件螺接结合于主体以使所述气体传感器被帽状部件及主体所夹持而固定于套筒内。
根据这种装置,由于只要将套筒的帽状部件螺接而结合于主体即可将气体传感器固定于套筒内,因此不仅使更换及组装的作业性大幅提高,同时由于是一种将帽状部件这一单一的较为大型的部件螺接于主体的结构,因此也不易发生高温下的烧粘。并且,在帽状部件的外侧周面设置用于螺接结合的平面部,就能轻易地避免因沾染煤烟而不能将帽状部件取出的不便。
还有,这里所谓的排气管是指用于从燃烧机排出废气的管,也包括烟囱之类。
当所述气体传感器是一种包括具有用于检测特定成分的感测机构的传感器主体及一体地安装于该传感器主体的顶部的传感器,而且是构成为使所述顶部被夹持于帽状部件与主体之间时,由于其夹持力不会直接作用于传感器主体,因此可以预先防止感测机构发生故障的隐患,还可通过将传感器主体置入主体内部而提高隔热性,并提高测量精度。
为了可靠地进行气体传感器的定位,优选地在帽状部件与气体传感器的抵接面或主体与气体传感器的抵接面上形成相对于帽状部件的螺接时的进退轴线方向倾斜的锥形面,并使得将帽状部件结合于主体时,通过所述锥形面的作用而进行气体传感器相对于与所述进退轴线垂直的方向的定位。
当所述主体大致呈圆筒状,并在前端部形成有用于插入气体传感器的插入口,而所述帽状部件大致呈圆筒状,具有与所述主体大致相同的外径,所述帽状部件螺接结合于主体的前端部的状态下,帽状部件的外侧周面与主体的外侧周面大致位于同一个面时,在安装于排气管或从排气管卸下之际既可避免套筒被牵绊的不便,又可以减少可能沾染较多煤烟的部位。
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由于只要将套筒的帽状部件螺接而结合于主体即可将气体传感器固定于套筒内,因此不仅使更换及组装的作业性大幅提高,同时由于是一种将帽状部件这一单一的较为大型的部件螺接于主体的结构,因此也不易发生高温下的烧粘,也不会发生因沾染煤烟而不能取出的不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废气分析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2为表示同一实施方式下将探测单元的各部分进行分解的状态的同时,还表示组装顺序的分解纵剖面图。
图3为用于表示同一实施方式下探测单元的组装顺序的分解纵剖面图。
图4为用于表示同一实施方式下探测单元的组装顺序的分解纵剖面图。
图5为用于表示同一实施方式下探测单元的内部结构的同时,还表示组装顺序的纵剖面图。
图6为图5中的A部放大图。
符号说明:
100:废气分析装置 3:气体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92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