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将超高强钢淬火后与普通碳素结构钢焊接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9041.X | 申请日: | 201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1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成;邹玉宏;许连甫;陈广强;左莹璐;李书荣;曾庆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建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73 | 分类号: | B23K9/173;B23K9/23;B23K9/235;B23K10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淬火 普通 碳素 结构钢 焊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超高强钢淬火后与普通碳素结构钢焊接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超高强钢35CrMnSiA淬火后和普通碳素结构钢ZG35异种材料MAG焊接的方法,属于一种钢热处理后的焊接领域。
背景技术
工业的不断发展,超高强钢得到逐渐使用。当需要制作一个在不同工作部位上具有不同工作性能的机件,却找不到一种同时能满足这些性能要求的金属材料时,最合理、最经济的作法是:采用不同性能的金属材料焊接组合,即异种金属的焊接。
35CrMnSiA同种材料在退火状态下焊接,解决焊接裂纹的产生也是极大的困难。材料的质量和焊接材料的选择十分重要,对C、Si、S、P须严格控制,钢中的S、P极限含量≤0.015%。超高强钢含碳量及合金元素含量都很高,结晶区间较大,偏析比较严重,因而具有较大的热裂纹倾向。Ms转变温度比较低,在低温下形成的马氏体其硬度和脆性更大,冷裂纹倾向比较严重,所以焊接非常困难。
异种金属焊接要比同种金属焊接困难和复杂,尤其,超高强钢淬火后异种金属焊接性极差。除了同种金属焊接影响因素外,还存在冶金上的困难;物理性能上的差异问题以及异种金属的相熔性等。
1、冶金上的困难、物理性能差异带来的问题
(1)熔点:两种金属熔点不同。熔化时,低熔点先熔化而发生流淌或者与高熔点金属产生未熔合,此外,熔点高的金属先凝固和收缩早,促使低熔点部分凝固和薄弱状态金属产生应力,导致裂纹;
(2)导热率和比热差,导致热输入失衡,改变结晶条件;
(3)像膨胀系数,导致冷却收缩不一致,产生热应力,会出现裂纹。
2、异种金属的相熔性,相熔性有两个条件:两者晶格类型相同和原子大小相近。
淬火后高强度、高硬度异种材料没有焊接结构采用的先例。超高强钢焊接,产生焊接裂纹的倾向大,易出现气孔和非金属夹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将超高强钢35CrMnSiA与普通碳素结构钢ZG35组合焊接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将超高强钢淬火后与普通碳素结构钢焊接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将超高强钢淬火后与普通碳素结构钢焊接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超高强钢材料淬火:将超高强钢材料升温到一定温度;然后放入淬火油中,降至室温;再低温回火后放入水中冷却至室温,得到改性后的超高强钢材料;
步骤二、焊前预热:分别将步骤一所得的超高强钢材料与普通碳素结构钢进行加热;最高温度不得高于步骤一的回火温度以下50度;
步骤三、定位焊:在混合气体的保护下,即Ar80%~85%;CO220%~15%的情况下,任意选择至少4个焊接点,采用MAG焊接方法将超高强钢材料与普通碳素结构钢进行定位焊接;
步骤四、焊接:采用与步骤三完全相同的焊接条件,将定位焊后的超高强钢材料与普通碳素结构钢进行焊接,得到成品;
步骤五、后热:对焊接后的成品进行后热,后热温度与焊前预热温度相同;
步骤六、X光探伤:用X光对其探伤,使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步骤一所述的超高强钢材料为35CrMnSiA。
所述的普通碳素结构钢为ZG35。
步骤三所述的定位焊的条件为:焊丝HS-80;焊丝直径φ1.2;焊接电流180A~220A;焊接电压20~24V;保护混合气体Ar(80%~85%)+(CO220%~15%)。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将超高强钢淬火后与普通碳素结构钢焊接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将超高强钢35CrMnSiA与普通碳素结构钢ZG35组合成本高的问题;同时解决了超高强刚淬火后异种材料焊接的难题;还可以大大降低了成本。
2、本发明的一种将超高强钢淬火后与普通碳素结构钢焊接的方法,解决了兵器工业困扰多年超高强钢淬火后异种钢材的焊接组合难题。为兵器工业采用 MAG焊接技术焊接超高强度、高硬度异种材料焊接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种将超高强钢淬火后与普通碳素结构钢焊接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建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建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90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体淬火型模加工方法
- 下一篇:水下生产管线高清洁度串洗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