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调节电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8944.6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8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黄哲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哲康 |
主分类号: | F16M13/02 | 分类号: | F16M13/02;F16M11/06;F16M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华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调节 电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视机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调节电视架。
背景技术
LCD、LED等电视机的普及,使通过电视架将电视机挂置于墙体上的方式逐步成为主流。其中,为了使电视机能够始终和观看者的眼睛处于同一水平,则出现了能够调节高度的电视架。但是,这些电视架并不能使电视机处于最佳的观看状态。即,使电视机屏幕始终正对观看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调节电视架,它具有能够始终使电视机屏幕正对观看者的特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动调节电视架,包括用于固定在墙体上的支撑架,该支撑架前侧通过上下调节装置连接有用于固定电视机的电视机安装架,所述上下调节装置和该电视机安装架之间设有俯仰调节装置以及左右偏转装置。
所述俯仰调节装置为:该上下调节装置的前部设有第一U形卡,该电视机安装架通过横向铰轴铰连在该第一U形卡上,同时,该电视机安装架和该第一U形卡分别连接有俯仰动力装置和小轮,且该俯仰动力装置连接有凸轮,该凸轮和该小轮相配。
所述俯仰动力装置包括第一电机以及和该第一电机连接的第一变速器,且该凸轮连接于该第一变速器。
所述左右偏转装置为:该上下调节装置的前部设有第二U形卡,该电视机安装架通过竖向铰轴铰连在该第二U形卡上,同时,该电视机安装架和该第二U形卡分别连接有偏转动力装置和连杆,且该偏转动力装置连接有偏心轴,该偏心轴和该连杆的另一端之间连接。
所述偏转动力装置包括第二电机以及和该第二电机连接的第二变速器,且该偏心轴连接于该第二变速器。
所述上下调节装置为:该电视机安装架连接有轨道,该轨道设有齿条,同时,该支撑架上通过上下动力装置连接有螺杆,且该螺杆和该齿条相配。
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和该轨道相配的限位开关。
所述上下动力装置包括第三电机以及和该第三电机连接的第三变速器,该螺杆连接该第三变速器。
所述自动调节电视架配有遥控器。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能够始终使电视机屏幕正对观看者。本发明的自动调节电视架包含有上下调节装置、俯仰调节装置以及左右偏转装置。这样,该电视机安装架不仅能够上下调节,而且在该俯仰调节装置的作用下,使电视机屏幕的仰角有所变化,在该左右偏转装置的作用下,使电视机屏幕左右转动。即,该电视机屏幕能够上下移动、仰角变化、左右偏转,从而最大限度的正对观看者,使观看者能够最为舒适的观看电视节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仰调节装置的左视图(局部剖视);
图4是本发明的左右偏转装置的仰视图(局部剖视)。
图中:10、支撑架,11、限位开关;20、上下调节装置,21、轨道,211、齿条,22、上下动力装置,221、第三电机,222、第三变速器,23、螺杆;30、俯仰调节装置,31、第一U形卡,32、横向铰轴,33、俯仰动力装置,331、第一电机,332、第一变速器,34、凸轮,35、小轮,351、安装座,36、拉簧;40、左右偏转装置,41、第二U形卡,42、竖向铰轴,43、偏转动力装置,431、第二电机,432、第二变速器,44、偏心轴,45、连杆;50、电视机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所示,自动调节电视架,包括用于固定在墙体上的支撑架10。该支撑架10前侧通过上下调节装置20连接有用于固定电视机的电视机安装架50,即,在该上下调节装置20的作用下,该电视机安装架50能够上下移动,从而能够使电视机的屏幕和观看者的眼睛处于同一水平。进一步的讲,该上下调节装置20和该电视机安装架50之间还设有俯仰调节装置30以及左右偏转装置40。即,该电视机安装架50不仅能够上下调节,而且在该俯仰调节装置30的作用下,电视机屏幕的仰角能够有所变化,在该左右偏转装置40的作用下,电视机屏幕能够左右转动。这样,该电视机屏幕能够上下移动、仰角变化、左右偏转,从而最大限度的正对观看者,使观看者能够最为舒适的观看电视节目。
优化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哲康,未经黄哲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89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布式非航电仿真激励系统
- 下一篇:人机对话触控学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