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阵列式波能发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8198.0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9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沈新秀;张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平 |
主分类号: | H02K35/02 | 分类号: | H02K3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5100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阵列 式波能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洋波能、风能、水能及振动能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地球上海洋的波浪是一种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人们不断努力寻找各种各样的方法,去开发这一巨大的再生能源而实践探索,开发出多种类型的发电装置。
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海浪发电方式,大多利用各类机械装置将海浪的往复直线运动转换成旋转运动,进而由旋转电机进行能量转换,或者使用直线电机将进行能量转换。但不管是采用旋转电机还是直线电机,由于海浪运动速度较慢,发电机体积和质量一般较大,制造成本较高,若使用传统齿轮箱进行增速,增加发电机动子速度,必然会带来系统效率降低,需要定期维护等问题。
风力发电不需要燃料,不会产生辐射或空气污染,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发电方式。
现有的风力发电装置主要使用叶片型风力发电机,这种风力发电机,大体上可分风轮(包括尾舵)、发电机和铁塔三部分。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推动发电机发电。
风车叶片造价高、易损坏,而且噪声大、对各种鸟类构成威胁,对环境有一定影啊。支撑铁塔的成本也很高,导致风力发电一次性投资大,发电成本居高不下。大型风力发电一般又远离用电地域,输变电成本昂贵。同时在低于启动风速时无法工作,目前的风力发电产品在3级以下风力时发电效果差甚至不能发电,空间利用率较差,增速部件耗能、使用方向性要求高,性价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海洋波能、风能、水能及振动能发电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立体阵列式波能发电装置,包括一个封闭的外壳(1)、多个空腔(2)、多个永磁体(3)和多个线圈(4);永磁体(3)各自位于一个封闭的空腔(2)中,永磁体(3)可以在空腔(2)中运动,空腔(2)和线圈(4)呈空间交错排列,对一个封闭的外壳(1)内部空间的部分或者全部进行填充,封闭的外壳(1)的内空间大小应能支持本装置漂浮在水面上。装置受外力作用,永磁体(3)发生运动,周围磁场发生变化,位于变化磁场中的线圈(4)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对外输出电能。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本发明还包括多个整流电路,各个线圈(4)的输出端连接在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各个整流电路的输出的电能以并联方式、或者串联方式、或者混联方式进行汇聚。整流电路将线圈(4)输出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有利于降低电能汇聚的难度。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各个线圈(4)及与之对应整流电路等其他附属电路固定在一个封闭的空腔中,空腔的尺寸与用以封装永磁体(3)的空腔(2)基本一致。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每个永磁体(3)相邻位置不存在另外一个永磁体(3),这样可以避免两个永磁体(3)相互粘连,也有利于使各个线圈(4)所处位置的磁场强度最强。
本发明创造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征:
1、海浪、风能、水力、振动能都是清洁能源,不会产生化学污染,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能源。
2、本发明整体使用漂浮结构,对海水深度不做要求,既可以部署在近海岸边,又可以部署在远离海岸线的区域,施工容易、对环境破坏小。
3、本发明不受海浪强度限制,转换效率高,可充分地利用小、中、大海浪的波能发电。
4、本发明可以用作风力发电。在装置上增加暴露在空气中的固定叶片,即进行风力发电。该叶片主要用于增大风阻,故而制作简单,形状灵活。风力发电可以与海浪发电同时进行,也可以单独悬挂在风口进行风力发电。
5、本发明可以作为水力发电装置使用,使用绳子牵引,让本装置潜浮在水中,通过水力冲击,装置将在绳子末端做不规则摆动,带动内部的永磁体(3)运动。不需要拦河造坝抬高水位,建设成本低,维护简单,稳定性高,对生态环境没有影响,不受地势、水量等因素的限制。
6、本发明可靠性高。装置内部包含多个独立的微发电结构体,既可以充分吸收能量,提高转化效率,也同时增强中装置的整体的可靠性,即便其中部分损坏,整个装置仍能进行电能转化。
7、装置的腔体外壳,具备一定的抗冲击和抗腐蚀老化能力,可以抵御高强度风浪的冲击。主要部件位于封闭腔内,不受海水腐蚀危害,寿命长、建设和运行成本低,且系统组成简单、维护方便、能量转化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平,未经张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81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