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纸质微流体芯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7796.6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3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徐峰;韩玉龙;王琳;卢天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汪人和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纸质 流体 芯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备纸质微流体芯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基于纸的微流体芯片具有成本低、可随意处置等特点,并且由于纸内的毛细作用不需要外界提供液体流动的动力,因此备受青睐。然而目前在纸上加工微通道的方法单一,一般需要利用喷蜡打印机。该方法成本高,需要电脑协助,不够灵活,不能满足市场对于低成本、灵活加工方法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方便、灵活、低成本的制备纸质微流体芯片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1)将用于形成微通道的材料注入加样笔的笔杆中,所述加样笔还包括笔头,笔头的前端开设有样品流出孔,样品流出孔内设置有可以转动的球珠,笔头的后端与笔杆相连通,注入所述材料后,用密封油将材料密封在笔杆中;
2)根据微通道的形状用加样笔将所述材料书写在纸上;
3)当材料渗入纸中后,对纸进行烘烤,使渗入纸中的材料固化,得微流体芯片。
所述加样笔还包括用于连接笔头与笔杆的连接装置。
所述书写是指将笔头前端接触纸的表面,然后驱动笔头在纸上移动,使笔头前端的球珠转动,带动笔杆内的材料流出,流出的材料涂敷于纸上。
所述球珠的直径为100nm-1cm。
所述加样笔的加样量范围为10-1000nL/cm。
所述用于形成微通道的材料为聚二甲基硅氧烷与交联剂的混合物。
本发明利用加样笔在芯片基底上书写微量的用于形成微通道的材料,材料渗透入基底后,通过固化得到微流体芯片,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易、使用灵活、可控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加样笔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1笔头,2笔杆,3球珠,4连接装置,5用于形成微通道的材料,6密封油;
图2为本发明制备的纸质微流体芯片实物图(平面);
图3为本发明制备的纸质微流体芯片实物图(曲面);
图4为图2所示纸质微流体芯片的使用状态图;其中,a为红色颜料加入微流体芯片上的初始位置,b为红色颜料在微流体芯片上的分布位置;
图5为本发明所述加样笔加样量随书写速度的变化;
图6为本发明所述加样笔加样量随前端球珠大小的变化;
图7为本发明所述加样笔加样量随笔杆内填充物(用于形成微通道的材料)高度的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所述制备纸质微流体芯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用于形成微通道的材料注入加样笔的笔杆2中,所述用于形成微通道的材料为聚二甲基硅氧烷与交联剂的混合物,所述加样笔还包括笔头1,笔头1的前端开设有样品流出孔,样品流出孔内设置有可以转动的球珠3,笔头1的后端与笔杆2相连通,注入所述材料后,用密封油6将材料密封在笔杆2中,所述加样笔还包括用于连接笔头1与笔杆2的连接装置4,参见图1;2)根据微通道的形状用加样笔将所述材料书写在纸上,所述书写是指将笔头1前端接触纸的表面,然后驱动笔头1在纸上移动,使笔头1前端的球珠3转动,带动笔杆2内的材料流出,流出的材料涂敷于纸上,可以实现微量加样;3)当材料渗入纸中后,对纸进行烘烤,使渗入纸中的材料固化,得微流体芯片。
所述球珠2的直径为100nm-1cm。所述加样笔的加样量范围为10-1000nL/cm。通过调整书写速度(图5)、球珠直径(图6)、笔杆内填充物高度(图7)改变加样笔的加样量,书写速度是指笔头前端在纸上移动的速度,书写速度可以通过驱动机构进行控制,同时,可以在笔杆后端连接填充物补充机构,使笔杆内填充物保持稳定的高度。
实施例
生物加样笔的结构如图1所示,由6部分组成,笔头1主要提供球珠3的支持点,笔杆2用于储存样品(聚二甲基硅氧烷与交联剂的混合物),球珠3在基底上摩擦转动时提供足够的剪切力,带动样品流出,连接装置4用于连接笔杆2和笔头1,密封油6防止样品挥发。当生物加样笔在基底上书写时(类似于圆珠笔或中性笔的书写过程),笔头1前端的球珠3转动,带动聚二甲基硅氧烷与交联剂的混合物流出。
利用生物加样笔制备纸质微流体芯片,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适量聚二甲基硅氧烷与交联剂的混合物(10μL-2mL)注入笔杆中,其后用矿物油密封,防止蒸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77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