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77762.7 申请日: 2013-03-12
公开(公告)号: CN103141390A 公开(公告)日: 2013-06-12
发明(设计)人: 石雷;贾蕙宁;陈维伦;郭东红;邢全;李扬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H4/00 分类号: A01H4/00;A01G31/00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
地址: 100093 北京市***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红苞半蒴苣苔 繁殖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全世界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植物约有150属3700余种,分布于亚洲东部和南部、非洲、欧洲南部、大洋洲、南美洲至墨西哥的热带至温带地区。我国现已知的有58属463种(27属特产于中国),均属苦苣苔亚科,绝大部分种类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其中药用植物约100多种,且有相当一部分为濒危植物。

半蒴苣苔属为中国特有属,共24种,5个变种,其中贵州半蒴苣苔(Hemiboea cavaleriei)、峨眉半蒴苣苔(Hemiboea omeiensis)、半蒴苣苔(Hemiboea subcapitata)、短茎半蒴苣苔(Hemiboea subacaulis)、华南半蒴苣苔(Hemiboea follicularis)等均为民间传统草药,但由于分布范围狭窄、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生境恶劣,致使种群数量过少,而在自然状态下该属植物常籍匍匐枝行营养繁殖,增殖速度较慢。

红苞半蒴苣苔(Hemiboea rubribracteata)是2004年发表的苦苣苔科半蒴苣苔属的新种,为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花和红色总苞美丽,供观赏。目前仅在广西靖西发现一个分布点,生于石灰岩山地峡谷疏林中潮湿岩石上,数量稀少,个体总数不及60株,急需保护。因此,如何妥善保存稀有的种植资源成为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红苞半蒴苣苔的叶片灭菌后切块,即为外植体;

(2)将步骤(1)得到的外植体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20-28℃(如23±1℃-25±1℃、25±1℃-27±1℃、23±1℃、25±1℃或27±1℃)、光强为20μmol·m-2·s-1以下(如10-20μmol·m-2·s-1、10μmol·m-2·s-1、20μmol·m-2·s-1或黑暗)的条件下培养,获得不定芽;

所述诱导培养基的pH值为5.8-6.0;

所述诱导培养基是在M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蔗糖、KT和IBA得到的,蔗糖的浓度为20-30g·L-1(如20g·L-1或30g·L-1)、KT的浓度为0.1-1.0mg·L-1(如0.1-0.2mg·L-1、0.2-0.5mg·L-1、0.5-1.0mg·L-1、0.1mg·L-1、0.2mg·L-1、0.5mg·L-1或1.0mg·L-1)、IBA的浓度为0.1-0.5mg·L-1(如0.1-0.2mg·L-1、0.2-0.3mg·L-1、0.3-0.5mg·L-1、0.1mg·L-1、0.2mg·L-1、0.3mg·L-1或0.5mg·L-1);

(3)将步骤(2)得到的不定芽转接至繁殖培养基,20-28℃(如23±1℃-25±1℃、25±1℃-27±1℃、23±1℃、25±1℃或27±1℃)光照培养,获得丛生芽;

所述繁殖培养基的pH值为5.8-6.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77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