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子参的种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7693.X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9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春生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鹰潭市博惠专利事务所 36112 | 代理人: | 王卿 |
地址: | 335200 江西省鹰***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子参 种植 方法 | ||
1. 一种人工种植太子参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一)选种:选择石竹科孩儿参;
(二)选地、整地及种植前处理:①选地,选择中偏酸性砂壤土或壤土,排灌方便,土层深厚20cm以上,在二年以上未种过太子参和十字花科以及茄科作物的地块,略带倾斜,斜度<35°,②整地,种参用地在播种前需要进行二犁二耙,第一次耕时间为9月下旬,种植前再耕作第二次,耕作深度为30cm,③土壤处理,在第二次整时,亩用50%辛硫磷乳油200ml混泥粉10kg制成毒土,撒入土表,然后深播于土中即可,同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稀释500倍液喷施于土表,然后再深翻,每平方米用多灵2g,④施基肥,第二次整地时,亩施厩肥1500kg-2000kg和有机复合肥100kg,撒施于土表,用人工翻挖或牛耕深翻于土中,⑤起厢,起厢高为25cm—30cm,厢宽1.3m、沟宽30cm、沟深25cm—30cm,厢面做成互背形,厢土做到下松上实,以提高土壤通透性;
(三)种植:①种植时间11月—12月,②种植方式,采用条播进行种植,③种植密度,亩用块根30kg—35kg,④覆土,用厢沟内的细土进行覆盖,覆土深度6cm—8cm,覆土后的厢面呈弓背形,用锄头轻轻压实厢面土壤;
(四)田间管理:①中耕除草,参苗齐苗后,即每年3月初进行第一次浅表土中耕除草,到参苗封行后,停止中耕,以后见草就除,保持参田无杂草,第一次中耕除草,可用小锄头轻轻翻挖拣出杂草,以后除草只能用人工拔除,每次拔出的杂草,需集中堆积,严禁随意堆放于厢面或沟内,②追肥,追肥一般在3月上旬至3月下旬,结合第一次中耕除草进行一次追肥,4月中、下旬进行第二次追肥,第一次追肥沿太子参的行间均匀地把肥料撒于行内,用小锄头轻轻松土,把肥料盖入土内,不要把肥料撒在叶面上,以免灼伤叶片,选择在早晨露水干后为宜,严格雨天施肥,第二次追肥采用叶面喷施,7—10天喷施一次,一般2—3次即可,第一次追肥,有机复合肥25kg/亩—30kg/亩,尿素2.5kg/亩,第二次追肥用磷酸二氢钾0.15kg/亩,配成0.3%溶液进行叶面喷施,③培土,在第一次追肥完毕后进行培土,用铁铲从空沟中铲细土培于厢面,培土厚度1cm—1.5cm,④灌溉与排水,用于太子参种植地的灌溉水必须达到GB5084—8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二级或二级以上标准,种植后若遇干旱,可视干旱情况浇水1-2次,在太子参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应根据降雨情况及时检查,当太子参叶片出现轻度萎蔫时,则进行灌溉,灌溉的次数应根据需要及降雨情况决定,夏天干旱,可在早晚灌水,切勿在阳光暴晒下进行,灌溉均采用人工喷晒的方法,每次浇灌以将地面10cm—15cm耕作层浇透为宜,大田四周加开深沟,以利于及时排水,⑤存优去劣,在太子参出苗后,需定期巡查,发现有病害的植株应及时拔出,受病毒感染的植株需及时清除田园,以免感染其他植株;
(五)采收:可以8月或11月初进行采收,选择在晴天采挖为宜,严禁雨天采挖,采挖时用四齿钯沿厢面横切面往下挖,深20cm—25cm,挖出的太子参块根,除去泥土和地上部分,注意勿挖破块根,装入清洁、无毒、无病虫的竹筐里,将采收后的鲜太子参进行清洗,清洗时,用水浸泡5—8min后,采用流动水清洗,用过的清洗水不能重复使用,用手揉搓洗净泥土,洗至太子参呈黄白色为止,沥干水后进行干燥,干燥时将鲜太子参块根铺在晒席上进行日光暴晒,晒至7—8成干时,收拢装在筐里或晒席上进行揉搓,将须根搓去,再按上述方法晒至太子参含水10%—13%时,用电风扇进行风选,将参须、尘土、细草吹净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春生,未经刘春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769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