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7688.9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55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0 | 分类号: | H01R43/00;H01R4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3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制造领域,尤指一种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连接器制造如图1所示,首先,将一整块金属板冲压成通过料带11相互连接的若干组端子组12,由于每组端子组12外围还需要在料带的连接下进行注塑成型以在端子组12外围形成塑胶本体12(图中虚线所示位置),所以,在端子组12的冲压过程中,每组端子12之间需要留出足够的成型于操作空间,如此,每组端子组12之间的板材将被切除报废。而冲压端子组12的板材一般为较贵重的金属材料,导致了制造成本的居高不下。另,所述端子组12在成型之前,均需进行镀金操作,而镀金过程一般采用刷镀的方式,而端子组12之间形成的切除空间也同时占用了与端子组12一样的刷镀时间,导致镀金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确定逃料位置的电连接器制造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金属板材冲压成若干组由料带连接在一起的端子组,每组端子组之间留有较小的缝隙;b:将所述由料带连接在一起的若干组端子组分别切下;c:提供一个载具,并将所述切下的每个端子组铆接于所述载具上进行成型制造,所述铆接于载具上的若干端子组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隙。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将整版贵重金属板材一体冲压形成若干组相互之间留有较小空隙的端子组,然后将所述每组端子组切下后铆接于一个载具上进行成型操作,大大节约了贵重金属板材。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连接器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连接器制造方法的端子组冲压后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电连接器制造方法的端子组铆接于载具上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至图3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制造方法依如下步骤进行:
a:如图2所示,将金属板材冲压成若干组由料带21连接在一起的端子组22,每组端子组22之间留有较小的缝隙25;所述每组端子组22包括排列成两排的导电端子,每排有三个导电端子,每组端子组22的两排导电端子之间通过连接部23连接在一起,所述每组端子组22的每排导电端子相对的一端连接所述料带21,所述料带21上分别冲压形成有固定孔24。
b:将所述由料带21连接在一起的若干组端子组22进行电镀处理,所述电镀为采用刷镀的方式进行镀金处理。
c:将所述经过电镀处理后的若干组端子组22分别切下,切下后的端子组22的每排导电端子两端连接有部分料带21,所述固定孔位于所述部分料带21上。
d:提供一个载具30,所述载具30由廉价板状金属冲压形成,包括有边框31、及形成于边框31之间被切除而成的空间部32,所述空间部32两端的边框部31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端子组22两端的固定孔24对应的凸柱33。
e:将每个切下的端子组22铆接于所述载具30上,所述载具30上的凸柱33与所述端子组22的固定孔24铆接;如此,所述铆接于所述载具30上的若干端子组22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隙以便于成型操作。
f:将所述铆接于载具30上的若干组端子组22进行成型制造。
上述步骤b为非必要步骤,可以省略,也可以在铆接后进行电镀,不受顺序的限制;所述每组端子组22的切下铆接均采用自动机完成。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电连接器制造方法通过将整版贵重金属板材一体冲压形成若干组相互之间留有较小空隙的端子组22,然后将所述每组端子组22切下后铆接于一个载具30上进行成型操作,大大节约了贵重金属板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76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