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气反光带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7676.6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6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陆伟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嘉峻制衣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128 | 分类号: | G02B5/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13 广东省佛山市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气 光带 及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光带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良好透气性能的反光带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反光材料常用于由警察、消防员、救护人员和许多其他人员使用的服装以提供夜间的可视性。通常的反光材料在碰到光线时容易造成光线的散射,而使其反光性能降低,因而现有技术中反光布所使用的反光材料通常使用的是直径为数微米至数十微米的玻璃微珠。由于玻璃与空气的折射率不同,光线通过玻璃微珠聚焦并反射,将上述反光材料能够将所射入光线反射的特性利用于服装和制服上,能够发挥其强大的反光功能。
公知的反光布是将反光热压贴膜材料贴设于织物上所组成,而此反光热压贴膜材料则由粘结在各种感压胶上的反射性玻璃微珠所构成,所述的反光热压贴膜通常利用丝网印刷将薄膜印刷到具有反射性的玻璃微珠的背面所形成,使用时将此反光热压贴膜材料热覆于织物上而形成具有反光效果的反光布。但是粘结问题一直难以有效解决,使其经过阳光暴晒以及水洗后,容易造成反光材料脱离的现象。另外由于所述的反光热压贴膜材料均为致密结构,透气性极差,在闷热的环境中玻璃微珠的反射是低效的,难以起到指示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气反光带及其生产工艺。所述的反光带具有透气排湿的功能,能够有效发挥玻璃微珠的反射作用,即使在昏暗的环境下也能起到良好的指示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并且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透气反光带。
本发明所述的透气反光带,所述的反光带包括织物底层和玻璃微珠复合反射层;并且所述的反光带表面具有透气通孔。
其中,所述的透气通孔在反光带表面呈阵列式分布形式。
其中,所述的织物底层为针织布、平织布、格子布、横纹布、斜纹布、缇花布、塔夫塔或牛津布等布种。
其中,所述的织物底层的材质为聚酯纤维、尼龙纤维、棉纤维、大豆纤维或混纺纤维。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涉及一种透气反光带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织物底层,并利用分料板玻璃微珠复合粉末材料分布在织物底层上;(2)利用压料辊将玻璃微珠复合粉末材料压合在织物底层上;(3)利用冲孔模具,在反光带表面形成透气通孔。
其中,所述的透气通孔在反光带表面呈阵列式分布形式。
其中,所述的织物底层为针织布、平织布、格子布、横纹布、斜纹布、缇花布、塔夫塔或牛津布等布种。
其中,所述的织物底层的材质为聚酯纤维、尼龙纤维、棉纤维、大豆纤维或混纺纤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透气反射带表面具有透气通孔,具有透气排湿的功能,能够有效发挥玻璃微珠的反射作用,即使在昏暗的环境下也能起到良好的指示作用。另外根据模具图案的设计,可以形成多变的通孔阵列图案。
(2)本发明的透气反光带通过压合形成的复合反射层与织物底层的粘结性能良好,可耐水洗和干洗而不会发生反光材料脱离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透气反光带生产工艺使用的设备结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透气反光带生产工艺使用的设备结构背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
本发明所述的透气反光带,包括织物底层和玻璃微珠复合反射层;所述的反光带表面具有呈阵列式分布形式的透气通孔。所述的织物底层可以是各种布料,例如针织布、平织布、格子布、横纹布、斜纹布、缇花布、塔夫塔或牛津布等。其材质可以为聚酯纤维、尼龙纤维、棉纤维、大豆纤维或混纺纤维。所述的透气反光带可以首先通过热压玻璃微珠复合粉末在织物底层上形成玻璃微珠复合反射层,然后利用冲压模具形成具有呈阵列式分布形式的透气通孔。所述的玻璃微珠复合粉末包括:10-25重量份的玻璃微珠,50-100重量份的聚酰胺树脂,5-10重量份的硅烷偶联剂,5-10重量份的氟化钙,3-5重量份的硫化锌和5-10重量份的铝粉。所述的玻璃微珠复合粉末在使用前需要充分搅拌均匀。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嘉峻制衣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嘉峻制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76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英语教学用具
- 下一篇:一种防驾驶员疲劳驾驶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