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封堵护栏挂板底部缝隙的挡板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7261.9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4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马香娟;曹丽娜;郑斐;郭保林;蔡建军;郭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学院;山东高速青岛公路有限公司;长安大学;青岛宝基利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0 | 分类号: | E01D19/1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5002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封堵 护栏 底部 缝隙 挡板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建桥梁的护栏挂板与翼缘板间隙进行密实填充施工时所使用的挡板,以及该挡板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桥梁混凝土护栏的施工方法有三种,一是内外两侧架立模板(需要拆除),然后现浇护栏混凝土;二是护栏整体预制,底部预留少量现浇;三是外侧用预制挂板作模板(不拆除),内侧架立模板(需要拆除),然后现浇混凝土。上述的第一种施工方法,虽然护栏与翼缘板无间隙,但现场作业工序交叉多,钢筋保护层合格率低,模板用量大,施工速度慢,结构线形可调整幅度小。上述的第二种施工方法,护栏混凝土质量可控,现场作业工序交叉少,施工速度较快,但护栏整体性较差,对现场的机械设备要求高而且护栏与翼缘板的间隙难以有效密实填充。上述的第三种施工方法介于上述第一、二两种方法之间,预制挂板既作为护栏混凝土的外模板还作为护栏的永久性保护,施工速度较快,对现场机械设备要求不高,结构线形可调整范围大。
上述的第三种施工方法已被国内大量的桥梁工程所选用,在使用中往往出现如下几种情况:(1)为了保证桥梁的外观线形,需要局部调整挂板位置,导致挂板与翼缘板的间隙大小不一;(2)挂板与翼缘板间隙的顶部多用木条、碎石、砂浆条等材料填充,作为护栏现浇混凝土的底模;(3)挂板与翼缘板间隙的中部及底部多用砂浆进行填充,不仅耗时耗力、密封效果差还容易脱落;(4)从挂板与翼缘板间隙渗出的水漫流至翼缘板底面,造成混凝土表面浆体脱落、骨料裸露甚至加快钢筋锈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桥梁混凝土护栏施工方法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封堵护栏挂板底部缝隙的挡板,以及一种用于封堵护栏挂板底部缝隙的挡板的使用方法。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用于封堵护栏挂板底部缝隙的挡板,挡板本体是由依次连成一个整体的三段挡板组成的,三段挡板分别为上挡板、中挡板与下挡板,挡板本体的横断面结构近似于“之”字型,上挡板与中挡板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孔径为5~10mm的通孔,下挡板为无通孔板体。
上述挡板本体的宽度比护栏挂板与翼缘板之间的最大间隙大出20~50mm,下挡板的自由端设置有水平撑,水平撑能嵌入开设在护栏挂板内侧下部的槽口内。
上述挡板本体是由PPR或其他硬度、韧性及耐候性均好的塑料类材料预制成的。
上述上挡板与中挡板能分别绕着挡板之间的交线扭转,在挡板之间的交线部位粘贴有弹性良好的橡胶垫。
一种上述用于封堵护栏挂板底部缝隙的挡板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护栏挂板的内侧下部预留一定深度和宽度的槽口,通过下挡板的水平撑嵌入槽口内将挡板本体固定住,在安装护栏挂板时,上挡板与中挡板可随着护栏挂板与翼缘板间距的缩小而变形并与之适应,用以保证护栏挂板与翼缘板间隙的上下封闭;
b在完成步骤a后进行护栏混凝土浇筑,在浇筑过程中一部分粒径小的混凝土通过上挡板与中挡板上的通孔进入三段挡板之间的间隙,实现护栏挂板与翼缘板间隙的密实填充。
上述步骤a中,上挡板靠近翼缘板的一端低于靠近护栏挂板的一端,上挡板的前缘紧靠护栏最外侧预埋筋,下档板的顶端与翼缘板的最底端距离控制在20~50mm范围内;在上挡板与中挡板之间的交线部位、以及中挡板与下挡板之间的交线部位均粘贴一道橡胶垫,用以在调整翼缘板与护栏挂板的间隙时确保挡板本体与翼缘板和护栏挂板的有效密封。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可在安装护栏挂板时营造自稳定的模板体系,特别有利于在护栏混凝土浇筑时实现护栏挂板与翼缘板间隙的密实填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用于封堵护栏挂板底部缝隙的挡板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图1方式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翼缘板,2.护栏,3.护栏挂板,4.上挡板,5.中挡板,6.下档板,7.橡胶垫,8.水平撑,9.挂板预留筋,10.护栏预留筋,11.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学院;山东高速青岛公路有限公司;长安大学;青岛宝基利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交通学院;山东高速青岛公路有限公司;长安大学;青岛宝基利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72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石油套管
- 下一篇:一种整体运输井架与人字架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