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磨料自动供给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6496.6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0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卢义玉;汤积仁;林晓东;葛兆龙;夏彬伟;左伟芹;杜鹏;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C7/00 | 分类号: | B24C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磨料 自动 供给 装置 使用方法 | ||
1.一种磨料自动供给装置,包括给料斗(27)、射流泵(2)、高压磨料罐(25)以及连接它们的加沙管路和高压水管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压磨料灌(25)的上部安装有阀座(23),阀座上连接有加沙管路(26)、第一高压水管路(18)、低压水管路(19);
所述高压磨料罐(25)底部通过第三气动球阀(13)连接混合腔(5),混合腔(5)上连接有第二高压水管路(15)、磨料管路(12)和磨料水射流管路(3),磨料水射流管路(3)的出口连接喷嘴组件(1);
所述给料斗(27)通过加沙管路(26)连接阀座(23),在加沙管路中靠近给料斗方向安装射流泵(2),在靠近阀座(23)方向安装第五气动球阀(24);
高压水管路一路通过第二气动球阀(14)后分为两支路,一支路作为第二高压水管路(15)连接混合腔(5),另一支路作为第一高压水管路(18)连接高压磨料罐的阀座(23),第一高压水管路(18)上设置节流阀(16)和第一气动球阀(22);
高压水管路另一路为第三高压水管路(11),它通过第四气动球阀(4)连接射流泵(2),卷吸磨料送入高压磨料罐(23);
低压水管路(19)上设置有高压球阀(21),低压水管路(19)的出口接沉淀池(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料自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泵(2)由喷嘴(2-1)、吸料口(2-2)、负压腔(2-3)和扩散管(2-4)组成,喷嘴(2-1)的喷射端连接负压腔(2-3),吸料口(2-2)设置在负压腔(2-3)上,其轴线与喷嘴(2-1)的轴线成90°布置,扩散管(2-4)连接负压腔(2-3),其轴线与喷嘴(2-1)的轴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料自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2-1)与扩散管(2-4)均为硬质合金材质。
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磨料自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23)上安装有安全阀(20)。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磨料自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三高压水管路(11)上安装有溢流阀(6)。
6. 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磨料自动供给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通过控制高压球阀(21)、节流阀(16)与第一至第五气动球阀(22、14、13、4、24)的通断组合,分别实现纯水射流、自动加料与磨料水射流三种作业过程:
(1)纯水射流作业:将第一、三、四和五气动球阀(22、13、4、24)、高压球阀(21)、节流阀(16)关闭,第二气动球阀(14)开启,高压水自高压水入口(8)进入,通过第二气动球阀(14),沿第二高压水管路(15),流经混合腔(5),从喷嘴组件(1)流出纯水;
(2)加沙作业:将第一、二和三气动球阀(22、14、13)以及节流阀(16)关闭,第四和第五气动球阀(4、24)、高压球阀(18)开启,高压水自高压水入口(8)进入,沿第三高压水管路(11),通过第四气动球阀(4)在射流泵(2)处卷吸磨料,混有磨料的高压水经加沙管路(26)进入磨料罐(25),磨料在磨料罐(25)中沉积,过量的水经低压水管路(19)流入沉淀池(17);
(3)磨料水射流作业:将第四和第五气动球阀(4、24)、高压球阀(21)关闭,第一、第二和第三气动球阀(22、15、13)以及节流阀(16)开启,高压水自高压水入口(8)进入,通过第二气动球阀(14)分为两支路,其中一支路通过节流阀(16)、第一气动球阀(22)进入磨料罐(25),另一支路流经混合腔(5)混合由磨料罐(25)经磨料管路(12)流出的磨料,从喷嘴组件(1)处流出。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磨料水射流作业时,通过调节所述节流阀(16)的开度调节磨料水射流中磨料的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649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