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马力海洋平台系柱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6296.0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5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魏建平;严俊;文铭;范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43006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力 海洋 平台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平台工作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马力海洋平台系柱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南海油气资源丰富,其中约70%蕴藏于深水区,适合深水作业的海洋平台工作船趋向于大型化,对于海洋平台工作船的关键设备和建造材料的技术研究亟待加强提高。
海洋平台工作船面临复杂恶劣的海洋环境条件,深水作业的特殊要求。拖带海洋平台是多功能大马力海洋平台工作船的主要功能之一,因此海洋平台工作船的拖带力是非常重要的技术能力指标,其拖带能力的大小会直接影响海洋平台是否能按时就位采油,如果延误工期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海洋平台工作船是否能迅速及时并可靠的拖带海洋平台到指定地点,将极大地影响到整个海洋石油的开采生产链。
目前国内对于海洋平台工作船的系柱拖力试验较少,欠缺可参考的数据资料,而且也没有现成可用的专门用于系柱拖力试验的试验基地,大量程高精度的试验仪器也没有设备型号直接订购,高级测量分析软件更是无从谈起。目前国内对海洋平台工作船马力需求日益加大,但试验论证能力最大只有2500kN,实际有效测试安全值更是只有可怜的2000kN,加上试验水域、港口条件等试验硬件上的限制,这项海洋平台工作船基本参数的获得令许多船厂、船东在头疼不已,严重制约了该类型船舶的发展和生存空间,影响了我国在深水海洋石油领域拓展的脚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马力海洋平台系柱测试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测试手段单一和可靠性低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马力海洋平台系柱测试装置,包括:索节绳、第一拉力卸扣、第二拉力卸扣、三角眼板、第一缓冲卸扣、第二缓冲卸扣、第一连接卸扣、第二连接卸扣、第一拉环、第二拉环和拉力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拉力卸扣与所述第二拉力卸扣分别位于所述索节绳的两头,所述三角眼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拉力卸扣、所述第二拉力卸扣和所述第一缓冲卸扣相连,所述第一连接卸扣分别与所述第一缓冲卸扣和所述第一拉环相连,所述拉力传感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拉环相连,所述拉力传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拉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卸扣分别与所述第二拉环和所述第二缓冲卸扣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索节绳为双头闭环索节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拉力卸扣和所述第二拉力卸扣均为U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卸扣和第二缓冲卸扣均为U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卸扣和第二连接卸扣均为U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拉环和所述第二拉环均为双耳拉环
进一步地,所述拉力传感器有多个10级以上的螺栓。
本发明提供的大马力海洋平台系柱测试装置,通过用双三角型结构的角板连接,拥有更加牢固可靠的力学承受能力,提高了安全系数,降低了试验风险。特别是通过拉力传感器,防止试验过程中剧烈旋转或硬接触导致的连接头损坏,同时便于与其他设备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马力海洋平台系柱测试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头闭环索节绳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拉力卸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角眼板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耳拉环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索节绳,2、第一拉力卸扣,3、三角眼板,4、第一缓冲卸扣,5、第一连接卸扣,6、第一拉环,7、拉力传感器,8、第二拉环,9、第二连接卸扣,10、第二缓冲卸扣。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马力海洋平台系柱测试装置,包括:索节绳1、第一拉力卸扣2、第二拉力卸扣、三角眼板3、第一缓冲卸扣4、第二缓冲卸扣10、第一连接卸扣5、第二连接卸扣9、第一拉环6、第二拉环8和拉力传感器7;其中,第一拉力卸扣2与第二拉力卸扣分别位于索节绳1的两头,三角眼板3分别与第一拉力卸扣2、第二拉力卸扣和第一缓冲卸扣4相连,第一连接卸扣5分别与第一缓冲卸扣4和第一拉环6相连,拉力传感器7的一端与第一拉环6相连,拉力传感器7的另一端与第二拉环8相连,第二连接卸扣9分别与第二拉环8和第二缓冲卸扣10相连。
其中,索节绳1为双头闭环索节绳,第一拉环6和第二拉环8均为双耳拉环,拉力传感器7有多个10级以上的螺栓。
实际装配工作,分为三部分:拉力计、卸扣整体仓库装配;三角眼板、卸扣整体现场装配;闭环索节、钢丝绳现场整体装配
设备装配顺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62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