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静电聚合物共混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6108.4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7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阎新萍;戴亚辉;杨佳;李继功;曹新鑫;秦瑜;陶逸飞;曹瑞怡;罗玉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12;C08L27/06;C08L71/02;C08L77/00;C08L25/06;C08L33/12;C08L67/02;C08L69/00;C08L81/02;C08L59/00;C08L71/08;C08L79/08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5400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静电 聚合物 组合 | ||
1.一种抗静电聚合物共混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述质量份的原料:其中热塑性聚合物100份,活性炭6~20份,助剂0.5~6份;并经熔融共混获得的表面电阻为106~1012Ω的抗静电性聚合物共混组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聚合物共混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塑性聚合物取自聚乙烯、聚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氯乙烯、聚氧化乙烯、聚酰胺、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苯硫醚、聚甲醛、聚醚醚酮、聚酰亚胺、聚苯醚、聚醚砜、ABS、AS或EVOH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聚合物共混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炭的碳含量大于95%,电阻率小于1Ωcm,吸碘值大于1500mg/g,粒径为5μm~20μm,孔径0.5~8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聚合物共混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剂取自热稳定剂、润滑剂、抗氧剂、光稳定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静电聚合物共混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稳定剂取自三盐基硫酸铅、二盐基亚磷酸铅、硬脂酸铅、硬脂酸钙、硬脂酸锌、二甲基硫醇锡、二丁基锡二月桂酸酯、马来酸二丁基锡、季戊四醇、钙锌复合稳定剂、稀土复合稳定剂或无尘复合铅盐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润滑剂取自硬脂酸、OP蜡、E蜡、聚乙烯蜡、氧化聚乙烯蜡、硬脂酰胺或硬脂酸钙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抗氧剂取自1010、1076、CA、YS1790、DNP、TPP或MB中的任意一种;光稳定剂取自622、770或UV-531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聚合物共混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炭直接与热塑性聚合物熔融共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聚合物共混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炭预先用硬脂酸、钛酸酯偶联剂、硅烷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或表面改质剂改善与聚合物的相容性后再与热塑性聚合物熔融共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610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下一篇:吸氧用T形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