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唇疔冲剂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75785.4 申请日: 2013-03-11
公开(公告)号: CN103142822A 公开(公告)日: 2013-06-12
发明(设计)人: 夏伟荣;胡宝山;陆培群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浦东高星生物技术研究所
主分类号: A61K36/8964 分类号: A61K36/8964;A61K36/898;A61P1/02;A61K35/5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01200 上海市浦***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冲剂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内服外用的方法,治疗唇疔。更具体地是指唇疔冲剂和外敷粉剂的制作方法。

     二.背景技术

唇疔系唇部皮肤毛囊及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发于嘴角,开口不利者,叫锁口疔。发于口唇里部使口唇外翻者,名为反唇疔。唇疔自儿童至老人均可发生,以青壮年多见。多因外感邪毒或脾胃经火毒聚结于唇所致。中医用疏风清热,泻火解毒辩证治之。目前市场上没有针对治疗唇疔的中成药,多用抗生素药膏,效果不佳且易产生副作用,本发明采用内服外敷的方法有效治疗唇疔病症。

     三.发明内容

(一)、内服 唇疔冲剂

唇疔冲剂的主要成分和配比为:

紫花地丁  20%

金银花    20%

白果      10%

桔梗      15%

败酱草    5%

黄芪      10%

知母      5%

生甘草    15%

紫花地丁:堇菜科,堇菜属,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白果、桔梗:排脓拔毒,消疮疥疽瘤。紫花地丁、金银花为主药,清热解毒,凉血消肿,配以白果、桔梗排脓拔毒。败酱草:清热解毒,凉血,消痈排脓,祛瘀止痛。黄芪:归脾经,有益气固表、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败酱草、黄芪与紫花地丁同用,不但加强紫花地丁的消肿、治痈等效力时还起到一个托毒的功效,可谓一举两得。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知母重在清泻肺胃实火。生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制作方法:把上述8味中药超细粉碎,加适量饴糖制成冲剂,用温水冲服。一天服用三次,每次10克,饭后服用,一般服用3~5天即可见效。服用后感到肠胃不舒服者停用,孕妇儿童慎用。在发病期间,应节制辛热厚腻之品,以防唇疔反复发作。

(二)、外敷粉剂,用珍珠粉、山慈菇、、红大戟、大黄、甘草,质量比以5:3:3:1:1研成粉,蘸少量患者本人唾液粘以少量粉末,敷以患处,每日早晚各敷一次。珍珠粉、山慈菇清热解毒,红大戟排毒化脓之要药也,大黄清热泻火,甘草调和诸药,燥湿杀毒、解毒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浦东高星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上海浦东高星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57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