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核壳型笼型倍半硅氧烷包覆多壁碳纳米管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5323.2 | 申请日: | 201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3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广新;孙达;李齐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C1/44 | 分类号: | C09C1/44;C09C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核壳型笼型倍半硅氧烷包覆多壁碳 纳米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多官能团的笼型倍半硅氧烷包覆碳纳米管核壳型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制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碳纳米管由于具有优异的力学、电学、热学、光学、介电和电磁等性能而备受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但是,由于碳纳米管相互间存在着比较强的相互作用力,极易团聚,所以为了充分的利用碳纳米管的性能,通常选择对碳纳米管进行表面的改性处理,改善碳纳米管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性、稳定性以及和基体之间的相容性。近些年来,利用包覆技术对碳纳米管行进表面修饰制备核壳型复合填料的方法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聚合物基电介质复合材料的性能调控方面具有独特的应用。
POSS是继无机填料和有机粘土之后的第三代纳米改性粒子。与前两者相比,POSS具有熔点高、挥发性小、300℃以下稳定性好、结构可设计等特点。同时,POSS的低密度、高孔隙性质及其小尺寸和纳米尺寸效应,使得经POSS改性的聚合物体系具有优越的介电性、耐热性、耐压性、阻燃性、高硬度和抗辐射性能,大大拓宽了高分子材料的应用范围。随着POSS及其衍生物合成技术的日趋成熟,POSS基高分子材料在工程塑料、液晶、低介电材料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由于POSS具有优异的性能,在2006年,陈广新等首次利用酸化处理的碳纳米管,将单氨基的POSS接到了碳纳米管上,并且制备了PLLA/CNT复合材料得到了较好的效果。也有许多研究尝试了类似的方法,但是酸化处理对碳纳米管的结构破换严重,致使其性能受损,为此近年来有许多工作者尝试了利用碳纳米管表面的共轭双键进行改性碳纳米管,但是得到结果不是包覆不够均匀,就是工艺繁琐,实施困难难以大规模生产,或者是只能单纯的将单体包覆到碳纳米管上,不能够很好地控制包覆的厚度,而且所用的单体仅仅局限于单一的可反应的官能团如(氨基,羟基等),很少涉及含有C=C双键的单体。因此,在不影响碳纳米管本身性能的基础上,用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使带有多个C=C双键的 POSS均匀地包覆碳纳米管,制备核壳型碳纳米管复合填料的研究与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POSS包覆碳纳米管制备核壳型碳纳米管复合填料的简便方法。制备过程中,首先将MWNT与单体在少量溶剂中充分相互作用,接着加入剩余的溶剂超声分散。然后在氮气保护及一定转速下室温搅拌,加入引发剂,引发体系反应,得到最终的核壳型复合粉体。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制备核壳型笼型背板硅氧烷包覆多壁碳纳米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将碳纳米管,八甲基丙烯酸酯基POSS单体按质量比1:2~1:20称取,加入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亚砜配成碳纳米管浓度为2-10mg/ml的溶液,混合均匀后超声分散;
b)将a)中得到的溶液稀释至0.1-1mg/ml,超声分散;
c)将上述的混合液移至油浴中,室温搅拌,通氮气,按单体质量的4%-10%加入引发剂。当过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时,升温至60-100℃,反应6-12小时;当引发剂为硫酸亚铁/过硫酸钾时,升温至50-80℃,反应6-12小时,其中过硫酸亚铁:过硫酸钾的质量比为:1:1.1~1:2;
d)反应停止后,抽滤获得产物,依次用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去离子水、乙醇和氯仿,超声洗涤,抽滤得到最终产物。
本发明提供的POSS包覆碳纳米管制备核壳型碳纳米管填料的特点是:
(1)利用带有8个C=C双键的POSS,在均相体系中,自由基引发剂的作用下直接对碳纳米管进行包覆。不需要对碳纳米管进行酸化与氧化等处理,对碳纳米管的结构不造成破坏,因而在最大程度上保留碳纳米管原有的性能。
(2)实现了对碳纳米管的全包覆,通过调节不同的单体用量可以得到包覆厚度不同的碳纳米管,包覆厚度分布为:5-10nm;15-25;35-50nm。
(3)操作极其简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八甲基丙烯酸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包覆多壁碳纳米管制备核壳型复合填料的工艺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53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发电持久电力洗车房
- 下一篇:益生菌高浓度活性菌粉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