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5076.6 | 申请日: | 2013-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0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康元神经专科医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2 | 分类号: | A61K36/9062;A61P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2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糖尿病 中药 制剂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中药配制品,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
(二)、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本病发病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三大疾病。目前全世界约有糖尿病患者一亿人,并有日渐增多的趋势。我国卫生部已将本病列为重点疾病之一。本病以中年以上为多见,少数为青少年患者。由于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受到遗传、体质、代谢、免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且患病个体的差异性很大。治疗上,现代西医学自1921年发现胰岛素以来,对治疗糖尿病是一大贡献。但由于原发性糖尿病病因未明,至今仍无特效治疗措施。
糖尿病属中医的“消渴”病范畴。本病在《黄帝内经》中称为“消瘅”。根据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历代医籍中尚有“鬲消”、“肺消”、“消中”等不同名称。《内经》的消渴记载,散见于十四篇之中,对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则及预后等都分别作了论述。之后,辨证论治出自于《金匮要略》;证候分类始子《诸病源候论》;体系形成于唐末,为后世医家研充消渴病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现代运用中医药对糖尿病患音进行临床治疗,最早见于1954年。多病例(29例)观察的首次报道在1977年。此后,本病的中医治疗开始引起中西医界广泛注意。特别是进入80年代后,大量的治疗病例和临床总结性资料不断隔现。根据初步统计,累汁多样本报道的病例已超过8000例。集40多年的临床观察和资料积累,中医在探索和总结糖尿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遣方用药、并发症的治疗等方面,均取得可喜的进展。不少研究者还对糖尿病人做了治疗前后血糖、尿糖、糖耐量试验等对照检查。大量研究成果表明,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不仅临床疗效满意,而且颇有独到之处。目前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结含论治,疗效多在85%以上。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进一步进行了实验室研究,如糖尿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客观指标联系的研究;老年人及老年人前期糖尿病辨证分型与胰岛素释放曲线关系的探讨;有关调整脂质代谢紊乱的研究;单方草药的研究,以及寻找降糖、降脂的有效方药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等等。从中探索临床规律,为中医更有效地治疗本病提供了某些客观依据。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小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重量份为:山茱萸10-20份、玉竹15-35份、生地20-40份、荔枝核25-35份、肉苁蓉20-40份、玄参5-15份、益智仁25-35份、沙菀子35-45份、海南陈25-45份、金精粉35-50份、乌术粉35-50份、茯苓25-45份、怀山药30-50份、桑葚25-45份、苦瓜35-55份制成。
本方剂在临床使用多年,疗效显著。目前只限于在我院临床使用,并未在院外销售和使用。
采用本发明在黑龙江康元神经专科医院进行了临床观察试验,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刘xx,男,49岁,身高1.70m,体重86kg,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
主诉乏力2年余,于2009年12月在本单位体检时查空腹血糖5.9mmol/L,未确诊糖屎病。之后患者乏力逐渐加重,且以双下肢明显,休患后不能缓解。为求进一步治疗于2010年2月12日就诊于我院。表现乏力,尤以双下肢明显,二便干,舌质暗红、苔薄、脉弦细。查体:一贬情况可,血压130/85mmHg,心肺查体阴性。既往体健,喜暴饮暴食。家族中母亲是糖尿病患者。据患者最近血糖情况,进行胰岛功能检查。全面检查结果如下:
空腹:6.0
餐后1小时:13.2
餐后2小时:11.9
餐后3小时:6.9
血糖(mmol/l)
胰岛素(μu/ml)
18.1
70.2
89.7
17.6
C-肽(pmol/ml)
0.98
1.6
2.79
2.2
B超示:中度脂肪肝,余胆胰脾双肾宋见异常。
心电图示:心肌缺血。
余肝功、肾功、血脂、尿微量蛋白四项、血尿淀粉酶、眼底均未见异常。
辨证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康元神经专科医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黑龙江康元神经专科医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50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支气管哮喘的中草药及其服用方法
- 下一篇: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滴鼻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