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层好氧生化废水处理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4422.9 | 申请日: | 2013-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0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彦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彦民 |
主分类号: | C02F3/24 | 分类号: | C02F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河北省邯郸市魏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生化 废水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好氧生化废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在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好氧生化处理工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好氧生化处理工艺是指利用好氧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净化废水,因此在废水处理过程中需要持续向微生物供氧。供氧通常由风机(萝茨风机或离心风机)吸入室外空气经压缩后,通过管线连接曝气器向曝气池内供氧,满足微生物生长所需。目前工程上应用的曝气器的氧转移率一般只有15%~25%左右,剩余的空气一般排入大气,显然氧的利用率不高,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且风机耗电一般占系统总耗电量的大约40%~60%甚至更高。因此提高氧的利用率,对降低运行成本具有重要经济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氧利用率的好氧生化废水处理工艺。
本发明提高氧利用率的好氧生化废水处理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层好氧生化废水处理工艺,由曝气池、空气分布层、生物填料层、布水层、布水器等组成。
本发明将曝气池与生物膜工艺结合起来,利用曝气池的二次空气向生物填料层上的微生物膜供氧,通过对空气的二次利用来提高氧的利用率。
来自曝气池水面上的二次空气通过置于曝气池水面上的空气分布层再进入生物填料层。空气分布层的作用是:使空气均匀地通过生物填料层断面。待处理废水由布水器喷洒而下通过布水层流经生物填料层,布水层的作用是:使废水均匀地分布整个生物填料层平面。废水流经生物填料层时与从曝气池来的二次空气逆流接触,完成氧的传递,使生物填料层上的好氧微生物得以净化废水。流经填料层的废水可进入曝气池进一步净化,或引致下一个处理单元。
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将曝气池与生物填料层分开设置,将曝气池的二次空气收集并引入生物填料层。为了能使曝气池的二次空气较好地进入生物填料层,曝气池的水面距空气分布层保持一定的间距,约35~60cm。
生物填料层的填料可以是悬挂式填料,如软性纤维填料、半软性填料、盾式填料、组合填料、弹性填料,也可是堆积式填料,如将悬浮填料堆积成填料层。
为了增加水与填料的更好接触,悬挂式填料可倾斜悬挂,倾斜角度60o~80o。
本发明所述的双层好氧生化废水处理工艺不但可以提高氧的利用率,也可降低基建投资、缩短施工周期,减少占地面积,同时也可以方便地对现有曝气池进行扩容改造,降低运行能耗的同时,也提高了系统处理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双层好氧生化废水处理工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双层好氧生化废水处理工艺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双层好氧生化废水处理工艺的分置式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曝气器 ;2.曝气池 ;3.空气分布层 ;4.生物填料层 ;5.布水层 ;6.布水器 ;7.分离板 ;8.排气口 ;9.气流走向10.二次空气管 ;11.布气管 ; 12.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待处理废水进入曝气池2,曝气器1向曝气池2供氧,同时起到搅拌作用,使曝气池2内的好氧微生物得以净化废水。从曝气池(2)排出的二次空气经过空气分布层3再进入生物填料层4,空气分布层3的作用是使曝气池2排出的二次空气均匀通过好氧生物填料层4断面。待处理废水从布水器6喷洒而下,通过布水层5再进入生物填料层4,布水层5的作用是使废水均匀地通过生物填料层4断面。在生物填料层4内废水与二次空气逆流接触,并完成氧的传递,使生物填料层4上的好氧微生物得以净化废水,净化完成的废水流到曝气池进一步净化或引致下一处理单元。
实施例二
参见图2,二次空气沿分离板7与水面之间的间隔流向一端的出口进入生物填料层4,按气流走向9通过生物填料层4后由出气口8排出,废水沿分离板流向曝气池的一端,进入曝气池,其它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参见图3,从曝气池2来的二次空气通过二次空气管10、布气器11进入填料层4,净化后的水从出水口12排出,其它同实施例一。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彦民,未经李彦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44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