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动区煤层气地面井局部固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4269.X | 申请日: | 201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7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华;武文宾;马代辉;林府进;李日富;孙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E21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39***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动区 煤层气 地面 局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面井套管固定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采动影响区煤层气地面井固井方法。
背景技术
地面井传统的注浆工艺主要是从井口套管内侧进行注浆,通过井口的加压装置对砂浆进行加压,使得砂浆在地面井下端进入套管与井壁的环空位置,待井口见砂浆流出后停止注浆。该种固井工艺适用于全井身段固井,而全井身段固井使得套管与岩体层之间无间隙,而采动影响区的垮落带在采矿过程中会发生垮落,导致上覆岩层移动,岩层移动又易于损坏地面井套管。
因此需要对传统的地面井固井工艺进行改进,以缓解采动影响区岩层移动对套管的影响,延长套管寿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动区煤层气地面井局部固井方法,其能缓解采动影响区岩层移动对套管的影响,减小套管损伤,延长套管使用寿命,以克服传统地面井固井工艺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采动区煤层气地面井局部固井方法,包括:
步骤a,将固体膨胀剂固定在套管上;
步骤b,将套管下放到井孔中,套管下放到位时所述固体膨胀剂位于弯曲下沉带中的基岩层内;
步骤c,使固体膨胀剂膨胀将套管和井壁之间的间隙封闭;
步骤d,向固体膨胀剂上方套管和井壁之间的环形空间中注浆,使套管在固体膨胀剂以上的部位固定。
进一步,所述采动区煤层气地面井局部固井方法,还包括设置在步骤a和步骤b之间的步骤a1:将套管扶正器焊接到设置有固定膨胀剂的套管外壁上,使固体膨胀剂位于套管扶正器和套管之间;
进一步,在步骤a中,所述固体膨胀剂通过棉纱包裹在套管外壁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动区煤层气地面井局部固井方法,其通过砂浆将套管在固体膨胀剂以上的部位固定,而套管在固体膨胀剂以下的部位与井壁之间存在间隙,间隙的存在能缓解固体膨胀剂下方的岩层移动对套管的损伤,可延长套管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地面井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采动区煤层气地面井局部固井方法,包括:
步骤a,将固体膨胀剂1固定在套管2上;
步骤b,将套管2下放到井孔中,套管2下放到位时所述固体膨胀剂1位于弯曲下沉带中的基岩层3内;
步骤c,使固体膨胀剂1膨胀将套管2和井壁之间的间隙封闭;
步骤d,向固体膨胀剂1上方套管2和井壁之间的环形空间中注浆,使套管2在固体膨胀剂1以上的部位固定。
本发明采动区煤层气地面井局部固井方法,其通过砂浆4将套管2在固体膨胀剂1以上的部位固定,而套管2在固体膨胀剂1以下的部位与井壁之间存在间隙,间隙的存在能缓解固体膨胀剂下方的岩层移动对套管的损伤,可延长套管的寿命。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本采动区煤层气地面井局部固井方法,还包括设置在步骤a和步骤b之间的步骤a1:将套管扶正器5焊接到设置有固定膨胀剂1的套管外壁上,使固体膨胀剂1位于套管扶正器5和套管2之间,固体膨胀剂1膨胀时将充满套管扶正器5自身存在的间隙。本实施例中,套管扶正器5位于固体膨胀剂1外,在下放套管2时可避免固体膨胀剂1因和井壁摩擦导致的在套管2上滑动的问题,能保证固体膨胀剂1随套管2准确下放到弯曲下沉带中的基岩层3内;同时,套管扶正器5还能保证套管2在下放过程中处于井孔中间位置,使套管2顺利下放。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本采动区煤层气地面井局部固井方法,在步骤a中,所述固体膨胀剂1通过棉纱包裹在套管2的外壁上,固体膨胀剂1的固定方便简单,同时也能方便的通过水等物质使固体膨胀剂膨胀。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未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42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拆卸安装童车靠背
- 下一篇:多工位压机模具等静压平衡调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