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分子LED散热材料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3934.3 | 申请日: | 201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1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恒宇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L61/06;C09K5/14;C08K13/02;C08K3/08;C08K3/04;C08K3/32;C08G59/62;C08G59/60;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36102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分子 led 散热 材料 配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散热材料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LED在照明领域中应用的普及,大功率LED灯的散热问题已经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阻碍,现有的LED灯散热器,大多采用带有散热鳍片的铝制结构,其成型工艺较为复杂,重量较大,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分子LED散热材料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便,生产工艺简单,制成的散热器散热效果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高分子LED散热材料的配方,该配方包括甲组分和乙组分,所述甲组分的成分和质量份数如下:
665有机硅环氧树脂 75~85份
FB耐高温阻燃热固性酚醛树脂 15~25份
填料 15~25份
所述乙组分的成分和质量份数如下:
200#低分子聚酰胺 15~25份
多乙烯多胺 10~14份
N-303三羟基聚醚多元醇 35~40份
DMP-302,4,6-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 2~4份
KH-550偶联剂 0.4~0.6份
锌粉 0.9~1.1份
抗氧剂1010 0.08~0.12份
紫外线吸收剂UV-327 0.08~0.12份
填料 44~48份
其中,所述填料选自石墨粉、超微细磷铁粉、乙炔炭黑、聚苯酯粉末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填料为在110℃~120℃下烘干30分钟以上并冷却至20℃~35℃后得到的填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高分子LED散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所述高分子LED散热材料的原料包括原料甲和原料乙,所述原料甲包含665有机硅环氧树脂、FB耐高温阻燃热固性酚醛树脂和填料,所述原料乙包含200#低分子聚酰胺、多乙烯多胺、N-303三羟基聚醚多元醇、DMP-302,4,6-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KH-550偶联剂、锌粉、抗氧剂1010、紫外线吸收剂UV-327和填料,所述填料包括石墨粉、超微细磷铁粉、乙炔炭黑和聚苯酯粉末的一种或多种,其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将665有机硅环氧树脂和FB耐高温阻燃热固性酚醛树脂在25℃~30℃下搅拌均匀,然后将填料加入并充分搅拌至混合均匀;
B.将原料乙中除填料外的其他原料在25℃~30℃下搅拌均匀,然后将填料加入并充分搅拌至混合均匀;
C.将原料甲和原料乙以1∶1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后填入模具中,在100℃下放置1小时后御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制备过程和成型工艺都比较简单,成本低,重量轻,且导热速率高,以这种配方制成的散热器可在200℃下长期使用,老化寿命大于8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详予说明。
实施例1:
填料包括比例为1:1的石墨粉和乙炔炭黑,在120℃下烘干30分钟并冷却至25℃待用;
甲组分包括:665有机硅环氧树脂80kg,FB耐高温阻燃热固性酚醛树脂20kg,填料20kg,将665有机硅环氧树脂和FB耐高温阻燃热固性酚醛树脂在25℃~30℃下搅拌均匀后将填料慢慢加入并充分搅拌至混合均匀待用;
乙组分包括:200#低分子聚酰胺20kg,多乙烯多胺(PEPA)12kg,N-303三羟基聚醚多元醇37kg,DMP-302,4,6-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3kg,KH-550偶联剂0.5kg,锌粉1kg,抗氧剂1010为0.1kg,紫外线吸收剂UV-327为0.1kg,填料46kg,将除填料外的组分在25℃~30℃下搅拌均匀后将填料慢慢加入并充分搅拌至混合均匀待用;
将甲组分和乙组分以1∶1的比例混合后搅拌均匀后填入模具中,在100℃下放置1小时后御模即制成散热器。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恒宇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恒宇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39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