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用户识别保护网络行为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3908.0 | 申请日: | 201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0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姜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科远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 44266 | 代理人: | 赵琼花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用户 识别 保护 网络 行为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程序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到互联网安全系统、防止互联网欺诈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络的高速发展,网上购物、网上开店、网上银行、网上营销等互联网商务活动逐渐增多,网络已经成为消费者生活中一种较为重要的购物、投资理财、活动的工具。
然而,就在这个虚拟的网络上,既孕育着无限的商机,同时也潜伏着这样那样的陷阱,而且这些陷阱又非常隐蔽,让上网消费者毫无知觉,防不胜防。当互联网交易出现问题时,查找证据、维权也是非常困难的,每年国家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收效甚微,据可靠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其中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2.1亿,互联网普及率提升至39.9%,网购遇骗网民的规模达到6169万,保守估算,每年因钓鱼网站或诈骗网站给网民造成的损失不低于308亿元。
然而除了消费者受到各类型网站、网络等互联网欺诈以外,各大、中、小型企业也时刻面临着消费者利用各种网络技术手段(如欺诈、入侵、窃取等)通过商家的网站等互联网产品谋取利益,给商家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乃至企业因此而倒闭。同时,国内外黑客时刻利用网络技术手段针对互联网企业进行欺诈行为,从中牟取暴力。据悉,2012年10月30日晚22点30分左右,某大型电商推出的积分换话费的活动出现重大漏洞,此次漏洞给该电商带来了将近2亿元的损失。
目前所有安全产品,全都是针对个人电脑和手机,防止电脑或手机被植入木马、病毒,而没有一个有效的解决互联网安全的方法。
互联网安全分为网上消费安全和网上经营安全。网上消费安全是指如何防止商家进行互联网欺诈行为。网络经营安全是指如何防止消费者对商家进行的网络欺诈行为。
因此,除了做好应有的互联网宣传培训知识,提供消费者网络意识外,还应当做好网络安全防范和网络管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收集用户电脑、手机设备、浏览器、操作系统相关、网络相关、地理位置相关、访问记录等信息,再经过分析、挖掘,将用户网络行为和计算机设备、手机设备关联,从而达到对网络身份识别,对用户行为限制的目的的方法和系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通过用户识别保护网络行为的方法,包括步骤:
A)对用户端进行安全控件、嵌入代码和API接口的集成;
B)利用集成的安全控件、嵌入代码和API接口,进行信息的收集,并将收集到的信息上传到云端服务器;
C)将收集到所有信息进行行为分析、用户习惯分析和深度挖掘,将所有信息进行关联性分析,深度分析,找出所有相关特性的、有相似度的用户进行分类、整理、统计;
D)将相似、相同的用户,根据商户的设置,分别进行相关处理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中的API接口是将用户信息和电脑硬件、手机设备、浏览器、操作系统相关、网络相关、地理位置相关、访问记录等信息关联的接口。
进一步的是:所述步骤B)中的该控件以密码控件形式或以输入框形式或以DLL动态链接库形式,嵌入到商户网站、游戏、或软件内,通过HTTP协议POST方式或SOKET等通信方式,将用户电脑硬件信息、手机设备信息传送到云服务器的记录。
进一步的是:所述步骤B)中的嵌入代码通过javascript、evercookie、flashcookie、cookie中的一种或几种技术收集用户浏览器、操作系统相关、网络相关、地理位置相关、访问记录等一种或多种信息,同时第一次访问商户网站会利用javascript、evercookie、flashcookie、cookie植入用户系统唯一标识加密字符;然后通过HTTP协议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到云服务器的记录。
通过用户识别保护网络行为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系统包括:
云端服务器,该云端服务器用于通过互联网存储由用户端上传来的信息,并提供给需要的终端进行下载;
用户端,所述用户端进行了安全控件、嵌入代码和API接口的集成;
信息分析终端,所述信息分析终端将收集到所有信息进行行为分析、用户习惯分析和深度挖掘,将所有信息进行关联性分析,深度分析,找出所有相关特性的、有相似度的用户进行分类、整理、统计;并将相似、相同的用户,根据商户的设置,进行相关处理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科远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科远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39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