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净水器用滤筒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3840.6 | 申请日: | 201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95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上川秀哉;河合佑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托客乐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C02F1/42;A47J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9 | 代理人: | 丁国芳 |
地址: | 日本静冈县浜***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净水 器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净水器用滤筒,特别涉及对原水进行净化之后,吸附剂中含有的水不会滴到净水室中的净水器滤筒。
背景技术
已知有能够将自来水(原水)收纳到容器中进行净化的便携式净水器。该净水器在形成于壶型容器的上方区域的原水室的底部配置有净水器用滤筒,通过使自来水通过该滤筒,从而能够在位于下部的净水室中收纳净水,饮用时,将净水器倾斜,就能够使净水从容器嘴流出。
作为用于这种净水器的滤筒,已在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3424号公报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滤筒这样构成,其内外具备第1净化区域和第2净化区域,从第2净化区域的下部流入的水从其上部流入到第1净化区域,净水从该第1净化区域的上方流向下方。
但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滤筒构成为在第1净化区域内收纳净化剂,所以从水从上方流向下方时,在收纳于第1净化区域的净化剂中所存在的空气难以释放。因此,空气成为通水阻抗,存在过滤时间变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时间短的净水器用滤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净水器用滤筒,包括:有底的内壳,内部收纳有吸附剂;以及有底的外壳,与该内壳之间形成通水路,能够从该通水路的上部导入原水,所述内壳的上部具有开口部,该开口部被顶壁部件闭塞,所述内壳的底部具有导水口,该导水口用于将导入到所述通水路中的原水引入到内部,所述外壳具备净水通道,该净水通道以将所述内壳的底部贯穿的状态沿着上下方向延伸,该净水通道中没有收纳所述吸附剂,所述净水通道的上端位于所述顶壁部件的下方,并且在所述净水通道的上部具备净水引入口,在所述净水通道的底部具备净水流出口。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吸附剂是粒状的活性炭和/或离子交换树脂,这些吸附剂被上下配置的过滤器夹持。
并且,所述净水通道的上端与顶壁部件抵接,所述净水引入口由形成在净水通道的上端周壁部分上的多个缺口部构成。
此外,所述顶壁部件具备朝向所述通水路向下倾斜的排水坡。
另外,在所述内壳的底部内表面形成有沿着放射方向延伸的多个流水促进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原水从吸附剂的下方朝向上方流到。因此,由于释放空气的方向和原水的流动方向相同,所以存在于吸附剂中的空气容易从吸附剂排出。此外,由于在净水通道内没有收纳吸附剂,所以能够将从吸附剂排出的空气立即从净水流出口排出。因此,能够缩短过滤时间。
另外,在吸附剂被上下的过滤器夹持的构成中,能够防止吸附剂从滤筒流出。
此外,使净水通道的上端与顶壁部件抵接,在净水通道的上端周壁部分上设置缺口部来形成净水引入口,所以能够从下部至上部均匀地使用吸附剂。另外,通过将缺口部的彼此间隔设计成相等,从而能够从内壳的外侧朝向中央无偏倚地进行导水。
另外,若所述顶壁部件具备排水坡,就能够使流入到净水器的原水室的水容易地流入到通水路。
此外,在内壳的底部形成朝向放射方向的流水促进部的构成中,能够均等地进行向内壳的水的分配。
附图说明
图1是净水器的概要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3是净水器用滤筒的俯视图。
图4是净水器用滤筒的主视图。
图5是沿着图3的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沿着图3的B-B线的剖视图。
图7是内壳的俯视图。
图8是内壳的主视图。
图9是沿着图7的C-C线的剖视图。
图10是沿着图7的D-D线的剖视图。
图11是外壳的俯视图。
图12是沿着图11的E-E线的剖视图。
图13(A)是顶壁部件的俯视图,图13(B)是主视图,图13(C)是沿着图13(A)的F-F线的剖视图,图13(D)是沿着G-G线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变形例的与图12相同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2…净水器滤筒、19…吸附剂、20…过滤器、21…内壳、23…通水路、25…外壳、26…壳体、28…顶壁部件、33…导水口、35…槽(流水促进部)、41…净水通道、50…缺口部(净水引入口)、55…净水流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托客乐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托客乐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38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