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辅助停车的立体显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3733.3 | 申请日: | 201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9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景;康文俊;蓝世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0 | 分类号: | B60R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史新宏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停车 立体 显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显示方法,尤其涉及车辆停车时,提供车辆周围拍摄及检测到的障碍物图像,以辅助停车的立体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驾驶人在车内开车,视线受到车体的遮蔽,无法看清楚车辆周围的状况,产生许多视线死角,往往造成车辆的擦撞。尤其是在路边停车或倒车进入车库停车,驾驶人无法回头查看时,最容易产生车辆擦撞。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车辆提供显示后视图像的示意图。现有技术为了辅助车辆停车,利用设在车辆后方的摄像装置及雷达或超声波等测距装置,将车辆后方检测到的状况,传至设在驾驶座旁的显示装置1,提供驾驶人停车参考。显示装置1显示的图像,一般将摄像装置拍摄到的平面图像2,经过图像处理,重叠距离图标3,再重叠测距装置检测到障碍物4与车辆的间距图标5,让驾驶人知道车辆相隔障碍物4的远近,以回避障碍物4达到安全停车的目的。
可是,现有技术显示装置1显示的平面图像2加上重叠距离图标3,仍然是平面图像,无法让驾驶人直觉感受车辆相隔障碍物4的远近,需要进一步的判读,而不清楚的图像还容易造成误判,因而产生擦撞,导致车辆受损。因此,另有现有技术,利用摄像装置拍摄到的平面图像,通过3D技术,转换成3D图像,或利用多摄像装置直接拍摄3D图像,转换成3D图像,再重叠测距装置检测到障碍物与车辆的间距,以直接显示车辆与障碍物4相隔的距离。
然而,车辆装载的主机为嵌入式的微处理器,效能与存储器容量均比一般计算机低很多,将前述现有技术拍摄的图像转换3D图像,不仅需要较长的时间,而造成图像更新的迟延,无法达到即时动态显示3D图像,且存储器的容量也须加大,才能容纳转换过程中3D图像数据,导致转换3D图像无法适用一般车辆,同时也会增加产品的制造成本。因此,辅助停车在立体显示图像上,仍有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辅助停车的立体显示方法,通过提取拍摄的平面图像中,及检测的障碍物间距,将障碍物图像直立在已预先建立立体显示模式,以即时动态显示障碍物与车辆间距的3D图像。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辅助停车的立体显示方法,利用检测障碍物进入预设安全距离时,由平面显示模式,切换至立体显示模式,以加速动态显示辅助停车的图像。
为了达到前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辅助停车的立体显示方法,开始辅助停车时,拍摄车辆周围的图像,检测车辆与周围的障碍物的间距,大于预设的安全距离,执行平面显示模式,不大于预设的安全距离,发出警报声,并执行立体显示模式。并随检测到的障碍物的间距变动动态显示。
本发明立体显示模式,即根据检测障碍物的间距,在已预先建立立体显示模式的相对间距,将拍摄的障碍物图像在直立或斜立路面的立体投射面显示。而平面显示模式,即将拍摄的图像直接重叠在已预先建立平面显示模式的平躺路面的平面投射位置显示。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车辆显示后视图像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使用辅助停车的立体显示方法车辆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辅助停车系统的功能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平面显示模式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显示模式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辅助停车的立体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辅助停车的立体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车辆
11辅助停车系统
12处理单元
13摄像装置
14测距装置
15警报装置
16记忆装置
17立体运算模块
18显示装置
19障碍物
20平面投射位置
21立体投射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现在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加以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37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