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型屋顶通风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3658.0 | 申请日: | 201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4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单连勤;卢彤彤;单晓晴;宋凯宇;刘可;杨立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锦州鹏翔电力轻钢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2 | 分类号: | F24F7/02;F24F13/32;E04D13/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1001***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屋顶 通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节能通风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薄型屋顶通风器。
背景技术
建筑节能应用的需求,激发了建筑自然通风技术产品的发展和应用。近年来,薄型屋顶通风器逐渐得到了一定的设计和使用单位选用。如CN201589368U公开的一种屋顶超薄流线型通风器和CN202501595U公开的一种组装式轻型屋顶通风设备等。
然而,有关转化技术发展却逐渐走向误区,将原本简单经济的自然通风产品技术趋于复杂化:1、所采用的板类模压异型材料技术不利于产品标准化、大众化普及推广,不利于产品材料选择和应用互换;2、产品表象是使用板型材料轻体技术,实际上还需要大型结构型材的支撑才能形成完整产品保证正常使用;3、屋面采光通风一体化技术是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的趋势,薄型屋顶通风器本具有很好的建筑透光散射形体基础,然而异型材料技术使得普遍应用的耐高温腐蚀的透光材料技术得不到应用,因此限制了产品的采光效果。
薄型屋顶通风器是类似大型屋顶通风器的小型单元组合,产品开发是希望获得类似的避风型自然通风功能。然而,单元小型的薄型屋顶通风器由于内部通风结构空间小,缺少大型通风器内部结构距离的缓释功能,随外部风力倒灌的雨水、雪花、沙尘形成的惯性飞溅和无组织飘散,很容易飘落入通风口内,进入建筑造成污染。这样,为了加强避风性能,上述薄型通风器只能采取不断变化内部结构的方式加强避风,包括加大结构重叠度和增加结构排风绕流。根据通风流量公式 Q=μ F m3/s,一定规格的通风装置,重叠度增加使得通风器内部有效通流面积F减小,过低(薄)的避风结构,增加排风绕流后通风阻力增大,流量系数μ减小,这些加强避风的方式都使得通风流量Q降低,即产品的通风性能下降。
为了加强避风性能,CN202501595U公开的组装式轻型屋顶通风设备设置了平移式阀板装置,但由于阀板装置位于通风器底部的进风口处,当阀板关闭后,通风器便会失去通风能力,外部污染物更容易随风力倒灌飘落到阀板上,飘落的雪花融化后滴落入建筑内造成建筑内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具有可调荷载强度的桁架结构,具有多种避风形式以适应不同应用需求,利于产品标准化和普及推广,通风采光效果好、避风能力强,能够有效避免建筑内污染的薄型屋顶通风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它包括设在屋面通风口上的多排相互平行的结构桁架,在所述的多排结构桁架的四周围设有外护板,其特殊之处是:每排结构桁架具有多个并列的通风单元,在多排结构桁架上位置相对的每列通风单元之间连接有中层V型挡雨板,在相邻两列通风单元之间的中部穿设有隔板、上部和下部分别穿设有上层V型挡雨板和V型集水槽,在位于多排结构桁架两侧的两列通风单元的外侧下部设有角型集水槽,所述的上层V型挡雨板、中层V型挡雨板、V型集水槽和角型集水槽分别由两端的结构桁架引出,在相邻两排结构桁架上位于所述的中层V型挡雨板正上方分别铰接有中悬的避风阀板,所述的避风阀板静止不动时处于竖直状态。
上述的薄型屋顶通风器,所述的结构桁架上位于相邻通风单元之间通过自身型材形成三重V型重叠结构,所述的上层V型挡雨板、中层V型挡雨板和V型集水槽分别支撑在三重V型重叠结构上,以实现自然通风导流和防止外部气流倒灌的固定避风功能。
上述的薄型屋顶通风器,所述的避风阀板的铰接点位于结构桁架的上方,以实现随风力转动的自动避风功能。
上述的薄型屋顶通风器,位于每列通风单元上方的相邻避风阀板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多列避风阀板的一端通过连杆相互连接,在所述的多排结构桁架上位于一侧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邻近的一块避风阀板连接以控制多列避风阀板的翻转,以调节通风单元的排风口开度,调节通风流量和避风能力。
上述的薄型屋顶通风器,在所述的多排结构桁架四周底部分别设有泛水板,以实现泛水。
上述的薄型屋顶通风器,所述的上层V型挡雨板、中层V型挡雨板、V型集水槽和避风阀板的蒙板均为采光板,以提高采光效果。
上述的薄型屋顶通风器,所述的V型集水槽与结构桁架之间为插接可推拉式结构,以便于定期清理V型集水槽的积灰,解决集水槽积灰增加荷载和影响排水功能的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锦州鹏翔电力轻钢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锦州鹏翔电力轻钢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36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