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扩繁伞群追寄蝇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3245.2 | 申请日: | 201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5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刘爱萍;高书晶;徐林波;张礼生;刘雅学;王建梅;缪丽梅;范光明;康爱囯;崔智林;特木儿;杨芙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01001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扩繁伞群追寄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扩繁伞群追寄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属鳞翅目,螟蛾科类昆虫,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农牧业害虫,由于其寄主植物种类繁多,是一种间歇性暴发和具有毁灭性的迁飞性害虫。在草地螟寄生昆虫中,寄生蝇对草地螟的寄生率要高于寄生蜂,对寄主种群起到重要调控作用。草地螟的天敌类群中以寄生蝇最为丰富,是控制草地螟发生为害及种群动态的重要因素。
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属鳞翅目,夜蛾科,俗名剃枝虫、夜盗虫等,是危害农作物的主要虫害之一,在大发生时,也为害亚麻、番茄、豆类作物,是一种暴食性害虫。粘虫作为伞群追寄蝇的替代寄主,伞群追寄蝇对粘虫的控制也有明显的效果,在伞群追寄蝇扩繁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伞裙追寄蝇(Exorista civilis Rond.)属双翅目寄蝇科(Diptera:Tachinidae),是我国草地螟幼虫上的重要优势寄生性天敌之一。应用这种寄生蝇控制草地螟和粘虫等害虫具有很多优点,主要包括:(1)它可寄生多种害虫(草地螟、粘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2)它的发育速率较快,种群可以快速的增长,饲养方便;(3)它控制效果好,能快速、有效地的阻止害虫幼虫危害;(4)它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而且能控制害虫的当代危害。(5)克服了传统人工继代繁育的弊端,使伞群追寄蝇能进行周年性累积繁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扩繁伞群追寄蝇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扩繁伞群追寄蝇的方法,具体可包括如下步骤:向带有寄主幼虫的植物幼苗接种待产卵的伞群追寄蝇雌蝇,进行出蝇培养,收集伞群追寄蝇,实现扩繁;所述寄主幼虫为粘虫幼虫或草地螟幼虫。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寄主具体为粘虫;所述粘虫幼虫具体为5龄的粘虫。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待产卵的伞群追寄蝇雌蝇的接种数量与所述粘虫幼虫数量的比例为1:50。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植物可为小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植物幼苗具体为生长9天的小麦幼苗;进一步,所述生长9天的小麦幼苗为小麦种子播种后培育9天得到的小麦幼苗,自种子播种起记作第1天。所述生长9天的小麦幼苗的苗高可达10cm。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进行出蝇培养的培养时间一般为32-35天,即从接种待产卵的伞群追寄蝇雌蝇到收获成蝇,整个繁蝇周期大约为32-35天。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伞群追寄蝇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育周期缩短,因此,繁殖周期也会相应地缩短。
在上述方法中,在扩繁室内,所述粘虫幼虫的接入量为2300-2400头/m2(如2378头/m2)所述扩繁室底面积。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扩繁伞群追寄蝇的方法中,环境条件为:温度23±1℃,空气相对湿度60%-70%,光周期L:D=14h:10h。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具体为23℃,所述空气相对湿度具体为60%。
本发明所提供的扩繁伞群追寄蝇的方法,便捷、经济、易于标准化操作,可快速大量扩繁伞群追寄蝇,乃至商品化生产,达到对害虫生物防治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下述实施例中,光周期Lx:Dy表示每天光照时长x小时,黑暗时长y小时,x+y=24。
伞群追寄蝇:记载于“相红艳,刘爱萍等;《环境昆虫学报》,March2012,34(3):333-338”一文中,公众可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获得。本发明中伞群追寄蝇可通过如下方式获得:a.将带有伞群追寄蝇卵的草地螟虫茧放入培养箱中进行孵化,搜集所出的伞群追寄蝇;b.可在野外捕获伞群追寄蝇的成虫。
实施例1、利用粘虫扩繁伞群追寄蝇的方法
一、种苗的培育
1、种苗品种选择
种苗选择小麦,选择颜色正,颗粒大、饱满、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种子。
2、种苗的快繁
快繁培育条件:种苗种植生长的最佳环境条件:温度23±1℃、相对湿度70%-80%、光周期L:D=14h:1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32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硫化机自动推出机构
- 下一篇:一种斜顶加顶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