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贝氏体钢、由该贝氏体钢制成的钢护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3060.1 | 申请日: | 201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0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周清跃;张银花;陈朝阳;刘丰收;李闯;俞喆;张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C38/12 | 分类号: | C22C38/12;C22C38/38;C22C38/34;C22C38/22;C22C38/26;C21D9/04;E01B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恒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2 | 代理人: | 苗青盛;王凤华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贝氏体钢 贝氏体 钢制 钢护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贝氏体钢、由该贝氏体钢制成的钢护轨以及该钢护轨的制备方法,属于冶金领域。
背景技术
护轨是固定式辙叉道岔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在基本轨内侧增设的两根平行的钢轨,从而防止车轮掉道,帮助卡住轮缘内侧,由于车轮轮对横向游动被限制在基本轨和护轨的槽内,因此能够确保铁路列车车轮运行方向、同时起到减少钢轨轨头的侧面磨耗与接触疲劳损伤,降低养护维修工作量,防止列车车轮脱轨事故发生的作用。
由于护轨为一非对称断面,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护轨用槽型钢在热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明显的热弯曲,因此需要额外的预弯曲及矫直处理,增加了生产的工艺流程及成本。另一方面,热轧33kg/m槽型钢在热处理过程中,顶面硬度也较难达到43HRC,一般只有32~36HRC左右,导致护轨不耐磨,使用寿命短。
在申请号为200510017523.8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准贝氏体钢,该钢中含有C、Si、Mn、Cr、Mo、Ni、V和余量的Fe。按照专利申请中各个成分的配方制备的贝氏体护轨在拉伸、冲击性能、强度稳定性和强度波动性等方面都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因而,需要开发抗磨损、高强韧性贝氏体钢,以及通过该贝氏体钢制备的钢护轨,从而解决目前护轨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贝氏体钢,该贝氏体钢克服了现有的贝氏体钢抗磨损性差、韧性差的缺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由所述贝氏体钢制备的钢护轨。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所述钢护轨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贝氏体钢,该贝氏体钢含有以重量百分含量计的0.08-0.40%的C、0.80-2.00%的Si、0.80-3.30%的Mn、0.10-0.80%的Mo、0-2.00%的Cr和余量的Fe。
进一步,以重量百分含量计,该贝氏体钢的C含量为0.10-0.30%、Si含量为0.80-1.80%并且Mo含量为0.10-0.55%。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贝氏体钢,该贝氏体钢含有以重量百分含量计的0.08-0.40%的C、0.80-2.00%的Si、0.80-3.30%的Mn、0.10-0.80%的Mo、0-2.00%的Cr、0.005-0.10%的Nb和余量的Fe。
进一步,以重量百分含量计,该钢中的C含量为0.10-0.30%、Si含量为0.80-1.80%并且Mo含量为0.10-0.55%。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钢护轨,该钢护轨由所述的贝氏体钢制成。
进一步,所述的钢护轨为铁路道岔用护轨。
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所述钢护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首先将所述的贝氏体钢组分制成的钢坯或者钢锭脱除氢气;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脱氢钢坯或钢锭热轧成护轨;
步骤3:进行回火处理,回火温度200-500℃,保温时间3-10小时,得到所述的钢护轨。
进一步,在所述的步骤1之前还包括:将所述的贝氏体钢组分在电炉中冶炼制成熔融钢水,接着进行炉外精炼,真空除气后浇铸制成钢坯或者钢锭。
进一步,在所述的步骤2中的热轧包括:将脱氢钢坯或钢锭在1150-1350℃加热,再用孔型轧制法进行热轧,并在热轧之后空冷至室温。
进一步,步骤1中的脱氢钢坯或钢锭的氢含量低于1.55pp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贝氏体钢化学组分没有采用硼合金化,采用了特定的几种化学成分,得到的贝氏体钢具有硬度均匀一致,优于珠光体护轨的强韧性、耐磨性及冲击韧性。
通过本发明贝氏体钢组分制成的贝氏体钢护轨与现有的钢护轨相比,在硬度、拉伸强度、断后伸长和冲击韧性四个方面都相对好于现有的贝氏体钢护轨。
本发明在制备钢护轨的过程中对钢液进行真空处理,控制氢、氧和氮的含量,制成的钢护轨材料中的N含量控制到10-150ppm,H含量控制到1.5ppm以内,因此减少了N和H对本发明钢护轨性能的影响。
并且在本发明制备过程中钢护轨热轧成形空冷以后,进行回火处理。本发明采用的轧制及轧后热处理工艺,提高了本发明钢的组织稳定性,从而提高了钢的强韧性等力学性能,使护轨的抗磨损性能更加优异。因为通过本发明方法得到的贝氏体组织是:板条(或非等轴)铁素体+(膜或岛状)残余奥氏体,从而提高了钢的组织稳定性以达到高强钢力学性能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30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