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潮滩上先锋植物和沙蚕联合原位修复石油污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3007.1 | 申请日: | 201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8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李秀启;董贯仓;师吉华;冷春梅;王亚楠;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A01B79/00;A01B79/02;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韩富强 |
地址: | 25001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潮滩上 先锋 植物 联合 原位 修复 石油 污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潮滩上先锋植物和沙蚕联合原位修复石油污染的方法。
背景技术
海洋石油污染指石油及其炼制品(汽油、煤油、柴油等)在开采、炼制、贮运和使用过程中进入海洋环境而造成的污染。途径有经河流或直接向海洋注入的各种含油废水;海上油船漏油、排放和油船事故等;海底油田开采溢漏及井喷;逸入大气中的石油烃的沉降及海底自然溢油等。主要发生在河口、港湾及近海水域,海上运油线和海底油田周围。
我国的“海洋石油污染级别”按照溢油量进行定位,小型溢油污染指溢油量10吨以下;中型溢油污染指溢油量10—100吨;大型溢油污染指溢油量在100吨以上。石油入海后即发生一系列复杂变化,包括扩散,蒸发,溶解,乳化,光化学氧化,微生物氧化,沉降,形成沥青球,以及沿着食物链转移等过程。这些过程在时空上虽有先后和大小的差异,但大多是交互进行的。
石油在海面形成的油膜能阻碍大气与海水之间的气体交换,影响了海面对电磁辐射的吸收、传递和反射。长期覆盖在极地冰面的油膜,会增强冰块吸热能力,加速冰层融化,对全球海平面变化和长期气候变化造成潜在影响。石油污染物会干扰生物的摄食、繁殖、生长、行为和生物的趋化性等能力。受石油严重污染的海域还会导致个别生物种丰度和分布的变化,从而改变群落的种类组成。
海面和海水中的石油会溶解卤代烃等污染物中的亲油组分,降低其界面间迁移转化速率。石油污染会破坏海滨风景区和海滨浴场。油膜减弱了太阳辐射透入海水的能量,会影响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油膜粘污海兽的皮毛和海鸟羽毛,溶解其中的油脂物质,使它们失去保温、游泳或飞行的能力。
石油烃对海洋生物的毒害,主要是破坏细胞膜的正常结构和透性,干扰生物体的酶系,进而影响生物体的正常生理、生化过程。如油污能降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阻碍细胞的分裂、繁殖,使许多动物的胚胎和幼体发育异常、生长迟缓;油污还能使一些动物致病,如鱼鳃坏死、皮肤糜烂、患胃病以至致癌。
海洋石油污染会改变某些经济鱼类的洄游路线;石油可污染鱼网、养殖器材和渔货;沾上油污的鱼、贝等海产食品,难于销售或不能食用。滩涂受到石油污染,如不及时处理恢复,会造成滩涂板结、失水,造成滩涂荒漠化。
现有的生物修复石油污染技术,是利用嗜油微生物进行降解油污,但是微生物生存条件要求苛刻,只能在实验室中才能生存,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可靠的人工加速生效降解石油污染的方法,只能自然降解,而油污重的地方,往往几年,甚至十几年寸草不生,过程过于缓慢。现有技术中缺乏利用先锋生物处理潮滩油污土壤,快速降解油污的生物降解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填补现有技术的上述空白,提供一种潮滩上先锋植物和沙蚕联合原位修复石油污染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潮滩上先锋植物和沙蚕联合原位修复石油污染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一)、构建处理单元:根据油污大小、深度,将油污挖出,与就地取材的土壤、煤渣、砂石或其他易得的固体材料搅拌混合,形成高油土,放置一边待用,在挖油污时形成的凹坑里,先铺上草毡层或吸油纸层,然后,再铺上高油土,最后再填充泥土层,形成一个或多个修复单元;高油土中还混有氮、磷等有机肥或农家肥。
二)、种植芦苇:
①挖取苗墩:芦苇生长前期5月中旬至7月上旬,当芦苗高30厘米以上时,从丰产芦苇湿地选茎秆粗壮且带有2~4个分蘖的芦苇苗,用铁锨切苗四周,挖出长宽各约20~25厘米、深20厘米的方块苗墩;
②根据苗墩大小,在修复单元的泥土层上挖好土穴,土穴行距、间距均控制在50厘米,深度为30-15厘米,将苗墩逐一放入,再用脚踏实四周;(苗墩比周围地面低10~15厘米,最大不超过30厘米,以利根系生长植株成活)
三)、撒播翅碱蓬
芦苇成活后,在种植芦苇的滩涂上,撒播翅碱蓬的种子,播前浸种6~8小时,播种量每亩用种1~1.2kg。由于种子小,千粒重2.7g,要与细土拌匀撒播于畦面,用耧耙均匀整理畦面一遍,撒上1cm厚的细土,再稍压实畦面,以利保墒出苗;
四)、投入沙蚕:
翅碱蓬出苗,且苗高达到3-5cm时,每隔20天,投放一次沙蚕,每次每公顷投放10~20万条,连续投放3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未经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30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