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控恒压脉冲发生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2804.8 | 申请日: | 201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8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邬小玫;王建飞;杨圣均;王威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K7/10 | 分类号: | H03K7/10;A61N1/36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 脉冲 发生 电路 | ||
1. 一种可控恒压脉冲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控制器、高压充电电路、脉冲幅度控制电路和三极管恒压输出控制电路;其中:
所述微控制器,接收外部的控制指令,设置脉冲幅度、宽度、间隔、个数参数,根据指令控制相应硬件电路动作,按参数要求发放脉冲,同时对高压充电电路和脉冲幅度控制电路进行充电控制和反馈检测,保证硬件电路正常工作;
所述高压充电电路,将外供低压直流电源升至所需高电压并对其中的储能电容充电,该高压送入三极管控制电路作为电源电压;
所述脉冲幅度控制电路利用外供低压直流电源对其中的控制电容快速充电至设定电压值,该可控电压送入三极管控制电路作为控制电压;
所述三极管恒压输出控制电路,由三极管基极通过总开关管从脉冲幅度控制电路中取出所设定电压值,利用三极管发射极和基极的压差恒定原理,实现对发射极负载的恒压控制;其中,脉冲幅度由微控制器通过数-模转换的输出电压V_DAC控制,脉冲宽度、间隔和个数的控制由微控制器通过输出信号Ctrl3控制总开关管的导通时间、截止时间和导通次数实现。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恒压脉冲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充电充电电路由直流电源DC、开关管Q1、变压器T1、二极管D1、储能电容C1连接组成;其中变压器T1初级的一端即同名端接低压直流电源的正极,另一端接开关管Q1的漏极;开关管Q1的源极接直流电源DC的负极并接实地GND;开关管Q1的栅极接来自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Ctrl1;变压器T1次级的同名端接接储能电容C1的负极并接浮地FGND,另一端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接储能电容C1的正极;所述高压充电电路通过反激式开关电源升压产生所需高压并对储能电容充电,产生的高压作为三极管恒压输出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恒压脉冲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幅度控制电路包括直流电源DC、开关管Q2、变压器T2、二极管D2、控制电容C2和比较器A1,开关管Q2栅极的控制信号Ctrl2由比较器A1的输出端进行控制,比较器A1的负端接控制电容C2的反馈电压V2_Ref,比较器A2的正端接微控制器的数-模转换输出电压V_DAC;所述脉冲幅度控制电路根据设置的脉冲幅度,利用反激式开关电源对电容快速C2充电至相应的电压值,该可控电压作为三极管恒压输出控制电路的控制电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恒压脉冲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恒压输出控制电路采用由多级三极管复合成的达林顿管的形式,且工作于射极跟随模式。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恒压脉冲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负载阻抗发生变化时,脉冲电压的幅度保持不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280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理石复合板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采用耐氨绝缘系统的封闭式耐氨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