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状电机外开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2710.0 | 申请日: | 201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5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丁道艳;王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海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1/00 | 分类号: | F16D11/00;F16D23/12;E06B9/68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张莉华 |
地址: | 315202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状 电机 离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状电机上的配件,尤其是一种管状电机外开离合器。
背景技术
管状电机作为动力源大量运用在卷帘门和卷帘窗生,为了解决停电时卷帘卷帘门开关的问题,通常卷帘门都安装有外开离合器。通常,由于离合器中心需要安装为与电机轴相连的齿轮或齿轮组,因此与电机配套的离合器控制口都位于离合器的一侧,如专利号CN200610155502.7“管状电机离合器控制开关”,CN200820211499.0“一种管状电机手动离合器”,其离合器的控制杆均位于离合器底部的一侧。
现有的外开离合器由于左右不对称,但在实际安装时,受限于安装空间的限制,离合器在门槛的左右两侧均有可能安装,厂家必须分左控型和右控型两种生产,增加了生产成本和配件库存。
现有的外开离合器不适合于侧放,原因有两个:
1、其档位机构大都采用曲线槽板和滑块的配合来作为档位机构,曲线槽板是在离合动作中是配合滑块的位置而左右摇摆,若普通的曲线槽板侧放,则在曲线槽板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造成下坠,引起档位机构失灵,离合器的离合动作失效。 2、咬合机构由棘爪与棘齿轮组成,棘爪和棘齿轮的分离动作是依赖的转轴内的扭簧回复力实现的,当外开离合器侧放时,棘爪本身的重力,会影响棘爪和棘齿轮的分离动作,造成棘爪和棘齿轮分不开,俗称“锁死”问题。
另外,由于现在的外开离合器的棘爪与棘齿轮分离动作依赖安装在棘爪转轴上的扭簧完成,可靠性不高。若扭簧失效,或者棘爪和棘齿轮发生锈蚀,扭簧的回复力不足以分开棘爪和棘齿轮时,也会发生离合器“锁死”问题。这种在长时间处于关闭或打开的卷帘门窗上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垂直安装和水平安装,左右结构对称的管状电机外开离合器。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侧拉式管状电机外开离合器,包括咬合机构、档位机构和外壳,外壳由上盖和底盖组成;档位机构包括挡板、滑块、曲线槽板、缓冲弹簧及拉绳,咬合机构包括棘齿轮和棘爪,棘爪固定在内电机的转轴上,棘爪的齿部和棘齿轮相配合,棘爪的尾端上安装有滑轮,滑轮和滑块上的侧面相配合,滑块下方有一凸点,凸点配合曲线槽板运动,曲线槽板安装在槽板转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位于外开离合器的中心线上,曲线槽板底部和槽板转轴连接处安装有阻尼圈,曲线槽板和底壳之间涂有黄油;所述咬合机构还包括一扭杆,扭杆用转轴安装在底盖上,扭杆的上耳和棘爪的尾部相接触,下耳和滑块相配合。
所述滑块的一侧安装有滑轮。
所述滑块的上表面有滑槽,和上盖中的定位销配合。
所述扭杆下安装有扭簧。
所述滑块与棘爪、扭杆相配合的一侧由一斜面和一垂直面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安装方便,适应性好,能水平安装和竖直安装。内置的曲线槽板通过阻尼圈作用和黄油粘性,能随时停在任何角度,不会因侧放造成曲线槽板偏位,引起档位机构失效。特别是当竖直安装时,可以将离合器的拉绳穿过墙壁,安装在室内,提高卷帘门的安全性。增加了扭杆设计后,能保证棘爪和棘齿轮成功分离,有效地解决了离合器“锁死”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外开离合器的结构图。
图2、图1中A-A剖视图。
图3、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4、工作状态图一。
图5、工作状态图二。
图6、工作状态图三。
图7、工作状态图四。
图8、曲线槽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侧拉式管状电机外开,由咬合机构、档位机构和外壳1组成。外壳由上盖和底盖用螺栓连接而成。
所述咬合机构包括棘齿轮2和棘爪3及扭杆8,棘齿轮与内置电机的转轴相连,棘爪的头部31和棘齿轮配合,棘爪安装在棘爪转轴32上,并且棘爪下安装有扭簧,棘爪的尾部安装有滚轮33。滑块与棘爪、扭杆相配合侧面由一斜面44和一垂直面45组成,滚轮33和斜面44相配合。
扭杆8用转轴安装在底盖上,扭杆的上耳81和棘爪的尾部相接触,下耳82和滑块上的平面45相配合,扭杆的转轴上安装有扭簧83,当扭杆的下耳44和滑块上的垂直面45离开后,扭杆能顺时针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海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海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27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耕机换档变速机构及其微耕机
- 下一篇:感温变色陶瓷涂料与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