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相机用防水壳体及使用了该壳体的照相机的防水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2392.8 | 申请日: | 201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9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榎本行生;山岸弘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B17/08 | 分类号: | G03B17/08;G02B7/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相机 防水 壳体 使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伸缩式透镜镜筒的照相机、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或无反光镜可交换镜头照相机那样的在照相机主体上能够装拆地安装有透镜镜筒的照相机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实现此种照相机的防水或防滴漏(以下简称为防水),提出有将构成照相机主体的框体形成为防水结构,并且将透镜镜筒形成为防水结构的方案(例如专利文献1)。
然而,在这样的照相机中,虽然能够在根据摄影场景来更换多个透镜镜筒的同时进行摄影,但作为上述的多个透镜镜筒,必须使用具有防水结构的特别的镜筒,从而存在透镜镜筒的通用性欠缺的问题。
因此,提出有如下方案:通过对在照相机主体上能够装拆地安装有透镜镜筒的照相机的整体进行收纳的橡胶制的防水壳体,来实现照相机的防水(专利文献2)。
根据这样的防水壳体,即使为安装了不具有防水结构的通常的透镜镜筒的照相机,也能够实现防水。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5428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18205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对于上述的橡胶制防水壳体所形成的照相机的防水结构而言,由于在各照相机的机种中照相机主体的外形或大小不同,因此必须按各机种准备外形或大小不同的防水壳体。并且,在透镜镜筒为装拆式且通过使变焦环旋转来进行变焦操作的照相机的情况下,难以从防水壳体的上方对变焦环进行旋转操作,存在将用途限定为在照相机主体上具备变焦操作键的照相机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安装了不具有防水结构的通常的透镜镜筒的照相机的防水,并且能够容易对透镜镜筒的变焦环进行旋转操作的照相机的防水结构。
本发明涉及的照相机用防水壳体3使用于具备变焦操作用的变焦环23的透镜镜筒2能够装拆地安装于照相机主体1的照相机,其中,
所述照相机用防水壳体具备能够对安装在照相机主体1上的透镜镜筒2进行收容的圆筒状的壳体39,该壳体39具备能够装拆地安装于照相机主体1的固定筒构件31、在固定筒构件31的前方开口部与固定筒构件31在同轴上连接成能够进行相对旋转的旋转筒构件32、收容于旋转筒构件32的内部且配置成能够沿着旋转筒构件32的筒轴进行往复移动的可动筒构件9,可动筒构件9的前方开口由透明板30堵塞。
在固定筒构件31中的与照相机主体1接合的接合部上设有包围壳体39的筒轴的环状的第一密封部,在固定筒构件31与旋转筒构件32的接合部上设有包围壳体39的筒轴的环状的第二密封部,且在旋转筒构件32与可动筒构件9的接合部上设有包围壳体39的筒轴的环状的第三密封部。
在旋转筒构件32的内周面设有与透镜镜筒2的变焦环23的外周面接触而使变焦环23与旋转筒构件32一体旋转的卡合面37。另外,在旋转筒构件32与可动筒构件9之间夹有将旋转筒构件32的旋转转换为可动筒构件9的往复移动的凸轮机构。
照相机主体1中,除了用于将来自透镜镜筒2的光线取入到内部的摄影窗16之外,框体具有防水结构。
另外,透镜镜筒2具备能够装拆地安装于照相机主体1的固定镜筒部21、与固定镜筒部21在同轴上配置且沿着固定镜筒部21的筒轴能够进行往复移动的可动镜筒部22,所述变焦环23与固定镜筒部21在同轴上配置,可动镜筒部22与变焦环23的旋转连动而进行往复移动。
通过在安装有透镜镜筒2的照相机主体1上安装上述本发明的防水壳体3,由此透镜镜筒2被收容于防水壳体3的壳体39中。另外,在防水壳体3的旋转筒构件32的内周面设置的卡合面37与透镜镜筒2的变焦环23的外周面接触。
在该状态下,当使防水壳体3的旋转筒构件32绕筒轴旋转时,变焦环23与该旋转筒构件32的旋转一体旋转,使透镜镜筒2的可动镜筒部22相对于固定镜筒部21沿筒轴方向进行往复移动,来进行变焦调整。
另外,将防水壳体3的旋转筒构件32的旋转转换为可动筒构件9的往复移动,且防水壳体3的可动筒构件9与透镜镜筒2的可动镜筒部22的前进后退同步而进行前进后退。
因此,可以将防水壳体3的伸张状态下的内部空间的筒轴方向的长度设计成比透镜镜筒2的伸张状态下的筒状方向的长度略微大,由此,在安装了防水壳体3的状态下的摄影时,尤其在使透镜镜筒2的可动镜筒部22后退的状态(收缩状态)下的摄影时,可避免可动筒构件9的内周面包含在视场角中的情况。并且,在使透镜镜筒2的可动镜筒部22前进时,该可动镜筒部22的前端不会与防水壳体3的透明板30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23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