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流污泥碱处理-酸化的源头污泥减量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2194.1 | 申请日: | 201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4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肖本益;刘俊新;李鹤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11/12;C02F11/00;C02F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流 污泥 处理 酸化 源头 工艺 | ||
1.一种回流污泥碱处理-酸化的源头污泥减量工艺,由污水处理部分和污泥回流两部分组成,污水处理部分采用传统的厌氧-缺氧-好氧(A2O)工艺,而污泥回流部分由浓缩、碱处理、厌氧酸化三部分工艺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流污泥碱处理-酸化的源头污泥减量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放,一部分与传统A2O工艺相同,直接回流厌氧池,而另一部分进入浓缩池,浓缩上清液回流到酸化池前,而浓缩污泥与来自碱液贮罐的碱液经泵混合后进入酸化池,酸化后污泥与浓缩池上清液一起回流到厌氧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回流污泥碱处理-酸化的源头污泥减量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在碱处理前,先在浓缩池中进行浓缩,污泥浓缩时间为0.5-4小时,最佳为1-2小时,所述浓缩方式采用重力沉降方式或离心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回流污泥碱处理-酸化的源头污泥减量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经浓缩的污泥与碱液在输送管道中混合,进行碱处理,碱液与浓缩污泥的输送流速比例为1∶300-1∶5000,最佳为1∶100-1∶200。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回流污泥碱处理-酸化的源头污泥减量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经浓缩的污泥与碱液在输送管道中混合进行碱处理后,管道中流出污泥的pH值为11-12。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过程中回流污泥碱处理-酸化的污泥源头减量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贮存在碱液贮罐中,所述碱液为4-10M NaOH或KOH,碱液浓度最佳为6-10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回流污泥碱处理-酸化的源头污泥减量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酸化池中处理时间为10-48小时,最佳为12-24小时;所述酸化池中采用低速机械搅拌,转速为50-200rp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回流污泥碱处理-酸化的源头污泥减量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在酸化池中处理完毕最终pH值达到7-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219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