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化移动串置式蒸汽干燥系统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2057.8 | 申请日: | 201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3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勤辉;程乐鸣;方梦祥;骆仲泱;施正伦;余春江;高翔;周劲松;倪明江;岑可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F26B3/08 | 分类号: | F26B3/08;F26B21/00;F26B23/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化 移动 串置式 蒸汽 干燥 系统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化移动串置式蒸汽干燥系统及工艺。
背景技术
含水分高及其所导致的发热量低是高水分煤利用的主要障碍。
以褐煤为例,褐煤主要用来直接燃烧发电,褐煤中含有20~50%左右的水分,如直接参与燃烧,一方面在着火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量,加之褐煤挥发成分高,容易发生爆炸,因此在燃烧控制上有一定的难度;另外,由于水分蒸发的过程中会带走大量的热能,使得燃烧排烟热损失严重,电厂热效率低,这无疑增加了发电的成本。
通过干燥处理降低高水分煤水分,一方面可以提高热值和能量密度,降低运输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下游装置的利用效率,降低设备规模。因此,研究高水分煤节能脱水技术,减少高水分煤干燥脱水能耗,对于提高高水分煤市场竞争力,降低发电和其它高水分煤综合利用的成本,实现高水分煤的清洁高效利用,降低碳排放强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公开号为CN101581533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过热蒸汽褐煤预干燥装置及其工艺,该专利中过热蒸汽褐煤预干燥装置包括带有至少一个内置换热器的内加热流化床干燥装置,内加热流化床干燥装置设有加料装置、卸料阀II以及至少一级除尘装置;其中,内置换热器与饱和蒸汽连接,内加热流化床干燥装置的流化床与过热蒸汽连接,内置换热器还与冷凝水系统连接;内加热流化床干燥装置的乏气经除尘装置除尘后一路通过加压装置返回流化床;另一路排空。
该专利通过将加热流化床与过热蒸汽干燥工艺结合起来,但是干燥效率仍然不高,且流化床内的过热蒸汽容易冷却。
又如公开号为CN101581532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多效过热蒸汽褐煤预干燥系统及其工艺,该专利中多效过热蒸汽褐煤预干燥系统包括串联的多级干燥装置,其中每级干燥装置均设有加料装置、出料装置及至少一级除尘装置,除尘装置末端通过加压装置将一部分尾气送回本级干燥装置,另一部分尾气作为热源送入下一级干燥装置;其中,一级干燥装置与蒸汽热源连接,末级干燥装置的除尘装置通过加压装置将一部分尾气送回本级干燥装置,另一部分尾气排空。
尽管该专利通过设置多个干燥装置来提高褐煤的干燥效果,但是装置极其复杂,空间面积大,装置的成本及维护费用均较高,褐煤干燥过程中水蒸气的回收利用繁琐。
综上所述,目前的高水分煤干燥装置普遍存在换热强度低、处理量小、干燥产生的水不易回收等问题,因此干燥效率高、安全性能好且容易实现干燥水回收的高水分煤干燥工艺及装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化移动串置式蒸汽干燥系统,结构简单、干燥效率高、安全性能好,且容易实现干燥过程中水蒸汽的回收。
一种流化移动串置式蒸汽干燥系统,包括:
流化床干燥装置,顶部设有排气口,中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在所述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依次设有上层布风管和下层布风管;
进料装置,与所述流化床干燥装置的进料口连通;
出料装置,承接所述流化床干燥装置的出料口;
除尘装置,具有气相出口、进气口和固相出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流化床干燥装置的排气口连通,所述固相出口与所述出料装置斜接;
依次串联的引风机和鼓风机,其中引风机入口与除尘装置的气相出口相连,鼓风机的出风口分别与上层布风管和下层布风管连通。
进料装置将待干燥的物料送至流化床干燥装置,干燥介质通过上层布风管和下层布风管通入到流化床干燥装置内,对物料进行干燥,干燥完成的物料通过流化床干燥装置底部的出料口排出后,被出料装置输送。
蒸汽(包括物料干燥产生的水蒸气和发生热交换后的流化蒸汽)通过流化床干燥装置顶部的排气口排出,经除尘装置除尘,分离出的固体物料颗粒经由除尘装置的固相出口排出,并由出料装置输送,部分蒸汽送至鼓风机被加压后作为流化、干燥介质重新送回上层布风管和下层布风管,多余的水蒸气则由引风机排出,。
所述引风机和鼓风机之间的管路上设有蒸汽外排支路。排出的干燥产生的水蒸气,可以直接排放,也可以通过设置冷却装置将其冷凝成液态水回收利用,节约资源。
所述上层布风管为水平排布的布风管,所述布风管上设有风帽。
所述流化床干燥装置的进料口与上层布风管之间设有换热装置。
在物料干燥过程中,向换热装置通入蒸汽,物料与换热装置发生热交换,能够更好的干燥物料,所述换热装置可以为蛇形管换热器。
所述流化床干燥装置的壁面由膜式壁构成,所述膜式壁的顶部设有热水进口集箱,底部设有热水出口集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20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