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红外线燃烧颗粒式取暖器点火燃烧器及点火加热器罩体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071697.7 | 申请日: | 2013-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3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 发明(设计)人: | 辛容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尼思(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Q7/22 | 分类号: | F23Q7/22;F23Q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郑瑜生 |
| 地址: | 301813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线 燃烧 颗粒 取暖器 点火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远红外线燃烧颗粒式取暖器点火燃烧器及点火加热器罩体,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木材燃烧颗粒式锅炉或燃烧颗粒式加热器的、能够防止由燃烧器及点火加热器罩体的污染引起的故障及性能下降、有助于完全燃烧的取暖器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在将木屑颗粒用作燃料的锅炉或加热器(=取暖器)中使用颗粒燃烧器和点火加热器,以对木屑颗粒进行点火来产生高温火焰和燃烧气体,而考虑到使用的便利性、处理的容易性及低廉的维护费用等,主要使用棒状的电加热棒,并使用燃烧颗粒式锅炉或者产生加热器(=取暖器)的火焰和高温燃烧气体的燃烧器。
另一方面,为了在将木屑颗粒用作燃料的锅炉或加热器(=取暖器)中利用棒状的电加热棒点燃木屑颗粒,在利用木屑颗粒供给装置向燃烧板供给木屑颗粒的状态下,利用在燃烧器一侧接近格栅设置的电加热棒来将装载在燃烧板上的木屑颗粒加热至高温来点火。
但是,以往在将木屑颗粒用作燃料的锅炉或加热器(=取暖器)的燃烧器上设置棒状电加热棒时,没有专门的结构物,而将电加热棒向格栅方向突出设置在燃烧器上,从而利用颗粒供给装置将木屑颗粒供给到燃烧板上时,频繁出现木屑颗粒与设置在燃烧器一侧的电加热器棒接触的情况,而在这种状态下使用电加热棒点火时,在电加热棒的表面上会固着由木屑颗粒的点火产生的碳、污泥等,从而导致电加热棒的性能下降的问题。
并且,由于燃烧颗粒的燃烧板也不能使其完全燃烧,从而导致燃烧颗 粒式锅炉或加热器(=取暖器)效力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的燃烧器内结构和完全燃烧的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烧板,其通过隐藏木屑颗粒点火装置,能够在利用点火装置点燃木屑颗粒时,防止木屑颗粒接触点火装置,同时通过将点火热气集中到前方来释放,能够进一步提高木屑颗粒的点火性能,并作为进行木材颗粒的完全燃烧的燃烧板能够发挥最大效力。
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由下述部件构成:
第一罩体1,其在由金属材料形成的内板101上以一体方式形成有以垂直弯折的弯折板102,在内板101和弯折板102上分别形成有通气孔101a、102a,在弯折板102的内侧端部上形成有结合突起102b,在一侧弯折板102上形成有结合孔102c;
第二罩体2,其在具有相比于第一罩体1的内板101较宽的宽度的外板201上以一体方式形成有以垂直弯折的弯折板202,在外板201上分别形成有用于插入到第一罩体中的结合突起102b的结合孔201b和用于流入外部空气的通气孔201a,在外板201的内侧突出形成有卡扣部201c,外板201的一侧端部上突出形成有颗粒流入防止部201d,在弯折板202上形成有通气孔202a以与形成在第一罩体1的弯折板102上的通气孔102a分别连通,一侧弯折板202上形成有通孔202c;固定螺丝3,其贯通第二罩体2上形成的通孔202c而螺合到第一罩体1上形成的结合孔102c,从而紧固插在第一罩体1和第二罩体2之间的点火装置A。
另一方面,在第二罩体2的弯折板202上形成的通气孔202a入口突出形成吸气导向板202b,所述吸气导向板202b使外部空气的流入顺畅。
并且,在第二罩体2的一侧弯折板上形成结合槽部202d,另一侧弯折板上形成结合片202e。
发明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电加热棒形状的颗粒点火装置容纳在内部,来实现有效的隐藏,能够在将木屑颗粒用作燃料的锅炉或加热器的燃烧器一侧设置的状态下,用高温热对供给到燃烧板上的木屑颗粒进行点火时,防止木屑颗粒直接接触颗粒点火装置的表面,从而具有能够防止由木屑颗粒的接触点火引起的碳固着的效果。
并且,由于具有有效的空气流动结构,能够将容纳设置在内部的颗粒点火装置中产生的高温热气向前方集中释放,因此具有能够提高对于堆在前方的木屑颗粒的点火性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俯视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侧截面示意图;
图6、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尼思(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爱尼思(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16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