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分析肉桂叶片中精油含量和质量的组织整体观察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71670.8 | 申请日: | 2013-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3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 发明(设计)人: | 吴鸿;李雁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5/10 | 分类号: | G01N15/10;G01N1/2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杨晓松;裘晖 |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分析 肉桂 叶片 精油 含量 质量 组织 整体 观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肉桂的采收标准和鉴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分析肉桂叶片中精油含量和质量的植物组织整体观察方法。
背景技术
肉桂主要的有效成分是挥发油,而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是肉桂醛。肉桂不但树皮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油,其叶片中挥发油含量也很高。研究表明肉桂叶片中挥发油成分与树皮中的相似,同样可作为肉桂挥发油的原料。
目前,生产上通常直接采收不同生长年限的叶片混合提取挥发油,此方式简单且可获得更高的叶原料和挥发油产量,但是,由于植物的幼叶与成熟叶的比例不同,精油成分混杂,导致精油的质量显著下降,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精油品质和市场价值,甚至影响到国际市场的出口量。目前,肉桂叶片的采收还没有明确的标准,更缺乏高品质原材料的有效鉴定方法。
显微鉴别一直是中药真实性鉴定简便而有效的手段,结合仪器分析技术使得其更具有简单、科学的生产实践价值。目前,有研究报道利用组织透明法可观察植物油细胞形态并计算其密度,但是此方法并不能清楚地观察到油细胞形态的动态变化过程,无法区分油细胞中是否有精油形成、积累或已降解,因此,无法判断和统计油细胞发育状态与挥发油含量和质量的关系。目前,上述的组织透明法主要运用在植物生殖生物学和植物分类学等领域,还没有运用到药用植物质量鉴定等实际生产应用中,更缺少相关的肉桂叶片合理采收的有效鉴定方法。
发明内容
由于肉桂叶片的油细胞在石蜡制片或半薄制片中只能切到一个面,不具备代表性,而且在制片过程中精油往往被提取而影响对油细胞的观察,而常规植物组织透明法不能清晰地观察到整个油细胞。为了克服这些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分析肉桂叶片中精油含量和质量的植物组织整体观察方法,该方法是在气相-质谱联用(GC-MS)分析和红外光谱(FTIR)分析肉桂挥发油有效成分的基础上,利用改良后的植物组织透明法加上显微鉴定,对肉桂挥发油产生和积累的主要部位--油细胞进行观察,通过观察精油在油细胞中的积累程度来判断和确定肉桂植物叶片含挥发油的质量,为肉桂合理采收利用和高品质挥发油提取提供一种更合理、更可靠和更准确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快速分析肉桂叶片中精油含量和质量的植物组织整体观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收肉桂叶片,然后用水清洗;
(2)取叶片中部,切成小块,放进离析液中,渗渍2-10天,直至浸渍后离析液不再混浊;前3天每天更换1-2次离析液,如果浸渍后离析液是浑浊的,则要加大更换离析液的次数,直至离析液变澄清;采收后的新鲜叶片不能长时间搁置,应当马上清洗然后投入离析液中,以免对样品造成破坏、损伤;
(3)经过步骤(2)的处理之后,叶片小块变得透明;将透明的叶片小块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然后用过氧化氢溶液漂白,最后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4)将叶片的下表皮撕去,然后置于载玻片上,下表面朝上,无需染色,用蒸馏水封片即可,运用显微拍照系统对材料进行观察、拍照、计算油细胞数目;
(5)油细胞总密度达到5.50个/mm2以上的,以及处于饱和期的油细胞的密度达到2.00个/mm2以上的叶片可作为精油高含量高质量的样品,可作为挥发油提取的原料;所述的密度值会因为不同种属的植物而有所不同。
步骤(2)所述的小块优选长宽为1cm×1cm的小块;
步骤(2)所述的离析液是质量体积比为5-8%的NaOH水溶液;
步骤(2)所述的浸渍是在室温下浸渍或者在60℃的温箱中渗渍;
步骤(3)所述的用过氧化氢溶液漂白,优选将透明的叶片小块置于过氧化氢溶液中浸渍5-10分钟;
步骤(5)所述的处于饱和期的油细胞,其中精油产生已经非常少,仅有少量的小油滴融合到大油滴中(图1d,1),甚至精油不再产生、积累,油细胞内呈现一个金黄色圆形的大油滴,油滴的体积达到最大,呈饱和状态(图1d,2)。
本发明的原理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16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