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银纳米颗粒链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1475.5 | 申请日: | 201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1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许少辉;费广涛;游巧;霍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2F9/00 | 分类号: | B22F9/00;C25D5/10;C25D3/46;C25D3/54;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任岗生 |
地址: | 23003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颗粒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银纳米颗粒链的制备方法,包括阳极氧化法,其特征在于完成步骤如下:
步骤1,先对铝片使用阳极氧化法进行处理,得到孔直径为45~55nm的通孔氧化铝模板,再于通孔氧化铝模板的一面蒸镀厚度为150~250nm的金膜;
步骤2,先将一面蒸镀有金膜的氧化铝模板作为阴极,分别置于银电解液和铋电解液中进行多次的交替电沉积,其中,每次于银电解液中电沉积时的沉积电压为0.4~0.6V、沉积时间为15~60s,每次于铋电解液中电沉积时的沉积电压为1.2~1.6V、沉积时间为30~75s,得到其孔中置有交替连接的银柱和铋柱的一面蒸镀有金膜的氧化铝模板,再将其孔中置有交替连接的银柱和铋柱的一面蒸镀有金膜的氧化铝模板置于浓度为4~6wt%的碱溶液中浸泡18~22min,得到由银柱与铋柱交替连接组成的纳米线阵列;
步骤3,先将由银柱与铋柱交替连接组成的纳米线阵列置于乙醇中进行超声分散,得到由银柱与铋柱交替连接组成的纳米线,再将由银柱与铋柱交替连接组成的纳米线置于真空度≤10-3Pa、温度为450~500℃下退火2~6h,制得银纳米颗粒链;
所述构成银纳米颗粒链的银纳米颗粒的形貌为球形或椭球形,颗粒的间距为35~230nm,
所述球形银纳米颗粒的球直径为60~100nm,
所述椭球形银纳米颗粒的长轴为110~480nm、短轴为45~55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纳米颗粒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电沉积时的阳极为石墨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纳米颗粒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银电解液为浓度为0.06mol/L的硝酸银水溶液,其pH值为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纳米颗粒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铋电解液为浓度为0.04mol/L的氯化铋、浓度为0.1mol/L的酒石酸、浓度为0.2mol/L的柠檬酸、浓度为0.88mol/L的丙三醇和浓度为0.1mol/L的柠檬酸钠的混合水溶液,其pH值为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纳米颗粒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交替电沉积的次数≥6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纳米颗粒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每次电沉积后,均将其孔中置有银柱和铋柱的一面蒸镀有金膜的氧化铝模板置于去离子水中进行清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纳米颗粒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碱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钾溶液,或氢氧化锂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纳米颗粒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由银柱与铋柱交替连接组成的纳米线阵列置于乙醇中进行超声分散之前,先对其使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后,再使用乙醇进行清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147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动平台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模具拆卸拉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