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蜗轮式水流量传感器的闸门止水设施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1338.1 | 申请日: | 201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5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陈达;娄保东;刘子涵;郑金海;侯利军;廖迎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南京河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弛 |
地址: | 21009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蜗轮 水流 传感器 闸门 止水 设施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基于蜗轮式水流量传感器的闸门止水设施检测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根据闸门止水线漏水处水的流场、流速不同,用流量计进行计量并且能精确确定漏水位置及显示流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闸门漏水是全国的水工建筑物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大到大型水库、河闸,小到小水库、小涵闸,几乎无门不漏,于是大家有了“没有不漏水的闸门”的看法,从而,对闸门漏水也习以为常,重视不够。然而闸门漏水造成的危害和损失,远远大于人们的一般想象,甚至危及水工建筑物和防洪安全。
目前国内外闸门漏水检测还是采用传统的巡视检查结合闸门外观状况检测来进行判断。通过巡视检查和外观状况检测,基本可以找出闸门漏水的原因,从而进行相应的修补,但是这一常规方法仍然存在诸多弊端,如位于水下的止水装置发生漏水,则很难检测出来,更无法确定漏水程度,待检查人员发现漏水时,通常是漏水很严重,止水装置已经被破坏无法正常止水了,必须重新更换止水装置,将会给闸门的正常运行带来很大的损失。
船闸出现漏水则会影响闸室充放水时间,延长通航时间,降低通航效率,漏水严重需要进行维修时,需停航大修,影响正常通航,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闸门存在的问题,提供基于蜗轮式水流量传感器的闸门止水设施检测装置,根据闸门止水线漏水处水的流场、流速不同,用流量计进行计量并且能精确确定漏水位置及显示流量情况,结合相应的评价标准,为是否需要修复提供判断和评价依据。具有操作方便,设计巧妙合理,简单实用,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基于蜗轮式水流量传感器的闸门止水设施检测装置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蜗轮式水流量传感器的闸门止水设施检测装置,包括标有刻度的上下升降模块、位于上下升降模块一端的电机转向转速调节模块、连接电机转向转速调节模块的摩擦传动模块、标有刻度的左右测量定位模块、获取流量信息的数据采集模块、处理数据信息的控制模块、显示数据信息的液晶模块;所述液晶模块固定在所述上下升降模块上,所述摩擦传动模块带动所述左右测量定位模块运动,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固定在所述左右测量定位模块一端。
前述的基于蜗轮式水流量传感器的闸门止水设施检测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数据信息的控制模块通过U形环固定在所述标有刻度的上下升降模块的顶部。所述标有刻度的上下升降模块由可伸缩杆组成。
前述的基于蜗轮式水流量传感器的闸门止水设施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显示数据信息的液晶模块固定在所述处理数据信息的控制模块表面,主体为LCD显示屏,用于显示检测数据。
前述的基于蜗轮式水流量传感器的闸门止水设施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电机转向转速调节模块由蓄电池,单刀双掷开关和直流伺服电机;其中单刀双掷开关由左右测量定位模块上的行程开关控制,通过单刀双掷开关控制电机正反转动,从而实现所述左右测量定位模块的左右移动。
前述的基于蜗轮式水流量传感器的闸门止水设施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摩擦传动模块包括夹具和橡皮轮;通过调节夹具和所述直流伺服电机转速,带动所述左右测量定位模块移动。
前述的基于蜗轮式水流量传感器的闸门止水设施检测装置,其中,所述获取流量信息的数据采集模块具有水流量磁敏传感器,通过U形环固定在所述标有刻度的左右测量定位模块一端;通过水流量磁敏传感器获取流量信息,输出脉冲信号传输至处理数据信息的控制模块。
前述的基于蜗轮式水流量传感器的闸门止水设施检测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数据信息的控制模块核心为AT mega128主控制芯片,通过单片机对数据采集模块输出的脉冲进行分析处理,将分析处理后的结果传输给显示数据信息的液晶模块。
前述的基于蜗轮式水流量传感器的闸门止水设施检测装置,其中,从标有刻度的上下升降模块和标有刻度的左右测量定位模块可以读出当前闸门漏水处的位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南京河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海大学;南京河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13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