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电子签名功能的智能卡交易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0783.6 | 申请日: | 201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6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34 | 分类号: | G06Q20/34;G06Q20/42;G06Q20/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电子 签名 功能 智能卡 交易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电子签名功能的智能卡交易系统及具有电子签名功能的智能卡交易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主流。采用如下流程实现电子签名交易:
步骤S101,用户持卡以非接触方式接入终端;其中,非接触方式可以为射频、蓝牙、NFC等任意非接触方式。
步骤S102,终端将交易信息发送至用户接入的智能卡;其中,交易信息可以至少包括帐号和金额,当然还可以包括交易明细信息。
步骤S103,智能卡接收交易信息,显示交易信息,待用户确认交易信息无误后,接收用户输入的确认密码,对交易信息进行签名;
步骤S104,智能卡再次以非接触方式接入终端,将签名信息发送至终端;
步骤S105,终端将交易信息和签名信息上传至银行服务器,以便银行服务器根据交易信息执行交易。
由此可见,现有的智能卡在完成对交易信息进行签名的过程中需要以非接触方式与终端进行至少两次接入,从而会存在接入过程中交易信息和/或签名信息被劫持的问题,造成用户损失,安全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智能卡在多次接入过程中交易信息和/或签名信息被劫持而造成的安全性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电子签名功能的智能卡交易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电子签名功能的智能卡交易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电子签名功能的智能卡交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具有电子签名功能的智能卡接入终端,接收交易报文;
B、所述智能卡生成联合密码;
C、所述智能卡根据所述交易报文和所述联合密码生成签名报文;
D、所述智能卡至少将所述签名报文发送至所述终端;
E、所述终端获取验证密码,至少将所述交易报文、所述签名报文和所述验证密码发送至后台系统服务器;所述验证密码为通过所述终端扫描所述智能卡显示的信息获取的联合密码,或通过所述终端以非接触通讯方式从所述智能卡获取的联合密码;
F、所述后台系统服务器验证所述签名报文和所述验证密码,并在验证通过后,根据所述交易报文执行交易操作。
此外,所述步骤C包括:
所述智能卡计算所述交易报文的摘要信息;
所述智能卡对所述联合密码进行加密获得加密联合密码;
所述智能卡对所述交易报文的摘要信息和所述加密联合密码进行签名,生成签名报文。
此外,所述步骤C包括:
所述智能卡计算所述交易报文的摘要信息;
所述智能卡对所述联合密码以及随机数的组合进行加密获得加密联合密码;
所述智能卡对所述交易报文的摘要信息和所述加密联合密码进行签名,生成签名报文。
此外,所述步骤D中,所述智能卡还将所述加密联合密码和所述签名报文发送至所述终端;
所述步骤E中,所述终端还将所述加密联合密码、所述交易报文、所述签名报文和所述联合密码发送至后台系统服务器。
此外,所述步骤C包括:
所述智能卡计算所述交易报文的摘要信息;
所述智能卡对所述联合密码进行加密获得加密联合密码,并计算所述加密联合密码的摘要信息;
所述智能卡对所述交易报文的摘要信息和所述加密联合密码的摘要信息进行签名,生成签名报文。
此外,所述步骤D中,所述智能卡还将所述加密联合密码的摘要信息和所述签名报文发送至所述终端;
所述步骤E中,所述终端还将所述联合密码的摘要信息、所述交易报文、所述签名报文和所述联合密码发送至后台系统服务器。
此外,在所述步骤D和所述步骤E之间,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智能卡断开与所述终端的连接;
所述智能卡显示所述交易报文;
所述智能卡接收通过按键输入的确认密码和/或确认指令;
所述智能卡显示所述联合密码。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电子签名功能的智能卡交易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终端、后台系统服务器及具有电子签名功能的智能卡;
所述智能卡接入所述终端,接收交易报文,生成联合密码,根据所述交易报文和所述联合密码生成签名报文,至少将所述签名报文发送至所述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07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WebGIS的交通工程档案管理系统
- 下一篇:货物追踪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