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事务规则驱动的敏捷SOWF架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70582.6 申请日: 2013-03-06
公开(公告)号: CN103150164A 公开(公告)日: 2013-06-12
发明(设计)人: 张元鸣;肖刚;程振波;徐俊;陆佳炜;陈儒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G06F9/44 分类号: G06F9/44
代理公司: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代理人: 王兵;黄美娟
地址: 310014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事务 规则 驱动 敏捷 sowf 架构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面向服务架构、服务组合、工作流等技术领域,实现了一种事务规则驱动的敏捷SOWF架构方法,该方法在事务规则驱动下能够动态组合不同的事务服务,构建灵活的软件业务系统,满足用户业务不断变化的需求,该方法可有效避免工作流过程模型重写,缩短开发周期,具有快速响应业务需求变化的能力。

背景技术

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作为一种分布式软件架构模式通过服务组合构建软件系统,使得软件各模块之间的耦合度更低,是今后主流的软件形态。工作流技术是一种重组和自动化企业信息流程的技术,它可以缩减因业务变动产生的额外开销,并快速响应业务过程调整。面向服务工作流(Service-Oriented Workflow,SOWF)结合了SOA思想与工作流技术,解决了传统工作流技术无法满足跨组织的业务与应用集成的问题。

SOWF的概念由Piccinelli,G.在2003年提出,并给出了一个面向服务的工作流框架。罗英伟等(北京大学,2007)对SOWF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个三层服务工作流模型。邵虹等人(沈阳工业大学,2008)开发了面向服务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将工作流引擎以及各个协作模块封装为服务,并作为独立的服务层,实现了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松耦合。

现有SOWF的工作流过程模型的建立都是通过相应的业务过程执行语言(如BPEL4WS)以预定义的形式进行的,当业务变化的时候,需要将之前定义的过程模型重新改写,并构建新的工作流过程以响应业务的变化,而重写过程模型不仅需要花费较大的成本(约站所有工作量的80%以上),而且对业务需求变化的响应变得非常迟钝,导致软件系统无法有效地支持业务的运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的SOWF模型在需求变化时需要重写过程模型的不足,缩短开发周期,快速响应业务需求变化,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事务规则驱动的敏捷SOWF架构方法,其步骤如下:

1)将业务活动基于Web服务技术封装成具有相对独立业务功能的模块,称为“事务服务”。

2)定义事务规则模版。事务规则定义了事务服务的交互规则和交互方法,它包含一组约束规则,用来描述事务服务的数据、结构以及事件必须满足的限定条件,并通过约束作用于过程模型,使模型中定义的事务服务发生动态的重组,避免手动修改过程模型。事务规则模版基于XML语言定义,包含了一组标签,这些标签用于定义事务规则中的各类规则。

2.1)定义结构规则。结构规则Structure_Rule=<flow,pattern>,flows是流,pattern∈{sequential,iteractive,parallel,if,trigger}是流执行的模式,用于处理复杂的业务流程,其定义的标签是<rule type=”pattern”>,pattern的值共有五种:(1)sequence:顺序结构定义标签,表示其中的流顺序执行。(2)iteractive:循环迭代结构定义标签,表示其中的流循环执行。(3)parallel:并行结构定义标签,表示其中的流可并行执行。(4)trigger:触发规则标签,当条件被触发时,将执行定义流或过程,可用于定时控制与状态监控。(5)if:条件控制标签,用于逻辑判断与过程流转。

2.2)定义数据规则。数据规则Data_Rule=<activityi,activityk,message>,activityi与activityk表示两个交互的活动,activityi→activityk;message是activityi流向activityk的数据的限定,message∈outputsi,message∈outputsk。其定义的标签是<rule type=”data”>包含以下子标签:(1)target:数据规则针对的目标,值是服务的名称,表明对那个服务进行规则限定;(2)input:输入参数的限定,与message元素关联;(3)output:输出参数的限定,与message元素关联。下面是一个数据规则的XML Schema。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05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