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UPS机箱底座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0455.6 | 申请日: | 201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6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曹伟杰;晏刚;张伟峰;马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5K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ups 机箱 底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底座、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UPS机箱底座。
背景技术
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即不间断电源,主要用于给单台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系统或其它电力电子设备提供不间断的电力供应。目前UPS机箱的工作场景有机架安装和桌面放置两种工作场景,当其处于桌面放置的工作场景时要求UPS机箱有一定的抗倾斜性,该抗倾斜性一般是通过UPS机箱底座来保证的。现有技术能够提供两种UPS机箱底座,具体如下:
其一为固定式的UPS机箱底座,如图1所示,该底座包括对称设置的侧板1a和侧板1b以及分别与侧板1a和侧板1b的底部连接的底板2。具体使用时将机箱放置在底板2上,通过两个侧板支撑机箱以防止其倾斜。
其二为分开式的UPS机箱底座,如图2所示,该底座中的底板包括与侧板3a连接的底板4a和与侧板3b连接的底板4b,并且底板4a与底板4b之间连接有中间板5,其中底板4a、4b与中间板5通过卡合连接。这样可以通过增减中间板的数量实现同时使用多个UPS机箱以满足不同的工作需要。
但上述固定式的UPS机箱底座只能应用于固定尺寸的单一型号的UPS机箱,兼容性很差。分开式的UPS机箱底座在增减机箱时需要将所有机箱取下然后翻转底座才能对其进行拆装,使操作变得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UPS机箱底座,拆装简单而且具有较高的兼容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UPS机箱底座包括对称设置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以及设置在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的左底板和右底板,左侧板与左底板固定连接、右侧板与右底板固定连接,其中该UPS机箱底座还包括连接在左底板和右底板之间的至少一块中间板,所述左底板、至少一块中间板和右底板彼此间通过相互配合的凸起与凹槽卡接,通过凸起沿前后方向滑入或滑出凹槽来安装或拆卸所述UPS机箱底座。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左底板、中间板以及右底板彼此相卡接的侧面上均设有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且相对的卡接侧上的凸起和凹槽交错设置。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左底板、中间板以及右底板彼此间还通过相互配合的弹性销与销孔卡接。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左底板、中间板以及右底板彼此相卡接的侧面上均设有所述弹性销与销孔,且相对的卡接侧上的弹性销与销孔交错设置。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同一卡接侧的所述弹性销和销孔设在该同一卡接侧的所述凸起与凹槽之间。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凸起为燕尾,所述凹槽为燕尾槽。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左底板垂直,所述右侧板与所述右底板垂直。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块所述中间板对应一个UPS机箱,所述左底板对应一个UPS机箱,所述右底板对应一个UPS机箱。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左底板和左侧板一体成型,所述右底板和右侧板一体成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UPS机箱底座,当因增加或减少机箱需要重新拆装时可以首先通过沿前后方向将凸起滑出凹槽以将底座拆卸,然后通过凸起滑入或滑出凹槽的方式增加或减少中间板,整个拆装过程无需将所有UPS机箱均搬离该底座,使得拆装简单而且具有较高的兼容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UPS机箱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另一种UPS机箱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UPS机箱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分解图;
图5为图4所示左侧板和左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图5所示的后视图;
图7图4所示中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图4所示右侧板和右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3所示的仰视图;
图10为图9所示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04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